為什麼佛陀不會輕易微笑的原因?

在小乘佛教的觀點,無上正等正覺以及阿羅漢是沒有三界內的煩惱及苦受的,所以必須有特殊的因緣才會有情緒的反應,而唯一的情緒則是以喜悅來表現。在大乘經 ...

菩薩乘是怎樣看待白衣居士無法證果這樣的說法呢?

禪宗藉「疑煩惱」來參禪也可以證道,密宗的法門同樣以貪等「煩惱為道用」,終而邁向清淨無漏的佛果。居士由修習轉化道的菩薩乘以至無漏的佛果,由此亦可攝 ...

聲聞乘認為居士不能證阿羅漢的原因是什麼?

對在家居士而言,未可以做到完全徹底的出離世俗,所以不被認為是可以實證阿羅漢果的。《玩古圖》明代杜堇,臺北故宮博物館收藏問:聲聞乘認為居士不能證阿 ...

聞思修是否即是次第法?

實相的佛法是沒有次第的。可以只從聞思而便直接領略的人,甚為聰慧,而經由精進努力終而知曉者,則甚為踏實。圖:竹林七賢唐孫位繪問:聞思修是否即是次第 ...

《雜阿含經第262經》經文段落十五摘錄釋義

《阿含經》是原始佛教,裡面包含了佛說三乘以及歷史三乘的內涵;緣起合於「藏教」,性空合於「通教」,法相合於「別教」,一心合於「圓教」,而「圓」有「 ...

《雜阿含經第262經》經文段落十四摘錄釋義

「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此無異鄔金之阿底瑜伽,亦無異於漢傳禪宗,不同者,時空環境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