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語錄分享—學佛找安慰,那不叫厭離心!


要對這個世間一切厭離,看通了,看到世人在這個貪嗔痴慢疑裡,像沒頭蒼蠅一樣在塵網裡打滾,非常值得悲憫、同情!真發了悲心,這才是大乘種子的開始。

南懷瑾:學佛找安慰,那不叫厭離心!
嚴格地講,學道學佛想要有成就,沒有厭離心絕對不會有成就,不可能的。我們依照常理來說,一個人這邊也想抓住,那邊也想抓住,哪有那麼大的本事!也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不可能的。你看這些當皇帝的秦始皇、漢武帝等等,到老了,那真是英雄到老皆畏死。這個時候不是厭離心,是怕死,怕無常來。你們很多人都是因為年紀大啦,沒有辦法做事了,才轉到學佛修道的路上來找安慰,那不叫厭離心!

沒有人發起厭離心,厭離心硬是想要跳出這個世界。要對這個世間一切厭離,真是看通了,看到世人在這個貪、嗔、痴、慢、疑裡,像沒頭蒼蠅一樣地在塵網裡打滾,非常值得悲憫、同情!這才能真發起了悲心,這才是大乘的種子開始。沒有發起厭離心,也沒有發起大悲心之前,隨便修這個法就想得效果,據我的經驗絕對不可能。這兩種心你只要發起了一點,那個效果就來了...厭離心、大悲心動都沒有動,你想在修持上有效果,那是開玩笑,沒有這樣便宜的事。

比如我們要肚子腸胃清爽,那就只有少吃一點東西了。你說我又想吃得多,吃得好,又想腸胃清爽,那是不可能的事,不要瞎扯了。結果我們一般人學佛,等於是剛才的比方,吃得好、吃得多,然後腸胃又要清爽。貪心!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一般人學佛,等於是剛才的比方,吃得好、吃得多,然後腸胃又要清爽。貪心!這是不可能的。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