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語錄分享—良冶之門多鈍鐵,良醫之門多病人。

「良冶之門多鈍鐵,良醫之門多病人。」
禪師的傳統,佛法的中心,不要以為只是語錄故事。對於每一位祖師,都是抽出要點紀錄他悟道的因緣,以及他接引後學悟道的故事,記下當時精彩奇特的話語,並不是連續的一整篇。悟道以後,要注意祖師的上堂法語、普說,這是重點。
第二,在禪宗語錄裡你看不到祖師的修持,一點都看不出來,一位禪師的語錄多則一、二十頁,幾個鐘頭就讀完了,他的修持,他的影響力,他的作人做事,在這些語錄中很少見,所以你只通過讀這些書學禪宗,往往變成狂禪,以為佛法就是這樣,兩三句就開悟了,自己也開悟了,那就笑死人了。千萬注意,不然看這些語錄是很大的禍害,以為自己悟道了,四禪八定的工夫一點都沒有上路,了生脫死一點都用不上。如果智慧高的人,就會搞清楚,他一生最注重的是修行,古人的觀念與現代完至兩樣,尤其是修行人,以文章來說,古人一生的成就只是留幾句話,但在流博不在多,有些人還不求流傳,一生沒沒無聞,自己成就。
第三點,現在把青原行思這一路抽出來研究曹洞宗,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你注意他們是怎麼開悟的,講幾句話就開悟了嗎?悟後怎麼求證?怎麼了生脫死?這都是問題。從六祖起,差不多都是頓悟以後漸修,工夫配合見地,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都是智慧很高,氣派也不同。到雲巖就老實規矩了,先是在百丈這裡,二十年鑽不進去,百丈也很重視他,沒有心得就是沒有心得,不像希遷、藥山的悟入乾脆俐落,氣派完全兩樣。雲巖是規規矩矩漸修,了生脫死,所以你們不要以為佛法多麼簡單,如果行為不轉,習氣不轉,不修行一點都沒用,這是生命科學的問題。
第四點,瞿汝稷編輯《指月錄》,序言很重要。古人作序不像現在這麼隨便,序是總綱,《指月錄》這篇序,是瞿汝稷給後世指明研究的方向。大家要是讀一讀,都能夠解釋清楚的話,說明你的國文水平差不多了。「良冶之門多鈍鐵,良醫之門多病人」,一個技藝高超的打鐵師傅那裡,都是爛鐵,百煉出來就是精鋼,高明的老師身邊都有一群笨蛋,高明的醫師家裡多是病人,而且都是大病,要死了才來求良醫。真學佛參禪,要知道佛是大醫王,能醫眾生病,不但醫你身體的病,還醫你的心病,生死的病,根本的病,生命的根本在法身,可是幾個能夠成就?不要說成佛,證到阿羅漢果的又有幾個?
從青原行思到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都是了不起的利根,如果講一花開五葉,六祖以後的青原、希遷、藥山、雲巖,五代以後到洞山,真的大放異彩,是這樣一代一代地鍛煉出來。
摘自南懷瑾老師講述《洞山指月》第五講 洞山良价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