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語錄分享—聲自內發法門



聲自內發法門。

一口氣一口氣這樣唸,同練九節佛風一樣。唸到後來連肚皮都癟進去了,沒有了,還在唸;最後放鬆,自然吸氣,充滿了再開始唸,比你練九節佛風,什麼氣功都有效。

身體、精神越來越健旺,乃至兩腿坐不住,氣脈唸好了,一直唸到下面氣通了,自然經過屁股那裏,一路一路都會自己震開了,到了大腿、膝蓋、足底心,連十個足趾頭都在發樂。

氣通了,一身都暖和了,甚至想脫衣服才好哩!而最後連所穿衣服都沒有感覺,也沒有身體的感覺,完全在一片音聲海中,音聲海,是空的。念念皆空,念念皆有。然後法界同聲,此身同空,投入本尊佛母與我合一的心海中。

即使聲音停了,鍵槌(木魚引磬)一下停了,全堂靜了下來,心中還是要此聲此音繼續瑜伽念誦,還是「南無薩哆喃…」一路下去,不過一個是正常發音,一個是聲自內發,聲自內發是「楞嚴經」:「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那四句。假使能入那個「心聞洞十方」的境界,你早已進入普賢菩薩的行願海去了,所以要「生於大因力」,發起真正學佛的大願心啊!

瑜伽念誦的道理,要搞清楚,好好體會。現在靜下來的時候,並不是叫你參禪。「心聞洞十方」,進入這個三昧,就不是初心了。

假使能夠入,當然獲圓通。文殊菩薩已經說得很清楚,問你自己,云何獲圓通?大家正在修學,想證得菩提,就要細心參究。觀音法門從耳根入,到了普賢法門,亦同耳根有關連,聞聲在心,這一旨要已透露了《楞嚴經》是無上的密宗。

佛說法五處放光,五次放光每次不同。念誦的音聲只要打通那一輪,都能體會到個中道理的。

不要說我坐在這裏,心空一念就好了,萬緣不起,那是大昏沉;即使做到完全「空」了,也不過是小乘的果位,因為你那個空還是意識現量的一個境界。那麼,我說「有」呢?也是意識現量的境界。所以永嘉禪師告訴過我們:「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因此古人再三告誡我們修行的道理:「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落空如芥子許」。一落了空,轉身很難。
 

南懷瑾老師講述《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