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的大圓滿與般若波羅蜜的關係?及漢傳佛教是否有發展的停滯?



問:
請問密宗的大圓滿與般若波羅蜜的關係?以及藏傳佛教修行法門在全世界的興盛是否更彰顯了顯教發展的停滯?

答:

般若波羅蜜是佛陀教法的核心。
應循不同根器的弟子,佛陀將祂分成四個不同層次的教法,內容分別為「緣起」、「性空」、「惟識」、「自性」,也就是「藏」、「通」、「別」、「圓」。


同時因為弟子們的根器中也有利根與漸根以及秘密的差別,所以佛陀給予了「頓」、「漸」、「秘密」三種法門。
比如秘密就有「事」、「行」、「瑜伽」、「大」、「隨」、「本初」之六類。

大圓滿就是屬於本初瑜伽,代表是與自性直接的相應。
因此圓滿的自性是漸教的結果,同時也是與頓教相等的內涵。

歷史上禪宗初祖達摩一葦渡江來到中土,傳下了大手印的頓教傳承,然後六祖惠能大師之後一花開五葉,分別是「曹洞」、「臨濟」、「潙仰」、「雲門」、「法眼」五宗。這些都是佛陀頓教的傳承。


禪宗初祖達摩一葦渡江來到中土,傳下了大手印的頓教傳承,然後六祖惠能大師之後一花開五葉,分別是「曹洞」、「臨濟」、「潙仰」、「雲門」、「法眼」五宗。這些都是佛陀頓教的傳承。

因此在這個時代我們面臨到佛陀教法被分割、爭論,而且在解釋名相上的各種錯亂。

而最大的危機是看不到辨別正確法教的價值,以及只想沈溺現況可以帶來的好處利益,卻忽略了整體漢傳佛教的發展危機。

比如分別說顯與密跟大小乘,而且大部分的人在意的是上師是否為出家人、在家名師,或者屬於何宗何派,以及教法是否生活化而不求勝解,然後認為人間佛教就不用追求圓滿的證悟,只需要作一些善行、知足常樂、小確幸就好。


但是對教法本身的圓滿,以及是否完全符合「藏」、「通」、「別」、「圓」的「見」、「修」、「行」、「果」標準,以及是否具備或具有「頓」、「漸」、「秘密」三主要道,並不感興趣,也不在乎。
這個才是漢傳佛教淺層化、外道化、世俗化的原因。

大部分的人在意的是上師是否為出家人、在家名師,或者屬於何宗何派,以及教法是否生活化而不求勝解,然後認為人間佛教就不用追求圓滿的證悟,只需要作一些善行、知足常樂、小確幸就好。但對教法本身的圓滿,及是否完全符合藏、通、別、圓的見、修、行、果標準,以及是否具備或具有頓、漸、秘密三主要道,並不感興趣,也不在乎。這個才是漢傳佛教淺層化、外道化、世俗化的原因。


這些與藏傳佛教的興盛並沒有關係。

如果我們沒有檢討自己,不用藏傳佛教興盛,就算南傳佛教甚至活潑一點的基督教興盛,漢傳佛教一樣會衰微甚至滅亡。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