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生生世世不捨棄眾生,而甘願處於生死,但是要怎麼樣在這樣的境界而不退轉?


「戒體」則是所謂的三昧耶的層次,三昧耶也有叫做「誓句」,你與上師的身、語、意皆處於相同自性自解脫的狀態,禪宗講與十方諸佛同一個鼻孔呼吸就是這個道理,生生世世不違背三昧耶,不傲慢,也不應當失去信心,謙虛而不自卑,那麼這些都是附帶而且重要的解脫條件。

問:
菩薩生生世世不捨棄眾生,而甘願處於生死,但是要怎麼樣在這樣的境界而不退轉?
答:
最重要的是持守戒律。戒律有三個層次,一個是戒相,一個是戒性,第三個是戒體
 
戒相比如說像在聲聞乘裡頭,佛陀發現弟子們怎麼樣做、怎麼樣說會跟解脫這個目的產生衝突的時候,佛陀就會制定很多的戒律,這些戒律當然是有他的時間空間的背景,但是基於四眾及僧團的傳統,這個戒相也就是現在以及未來所有的佛弟子們都必須要盡量遵守的,但是如果你發現了佛陀是依循「解脫」所制定的所有戒律,那麼如何解脫這個部分就是屬於戒性的部分,是以我們應該保持覺知,發現我們的身我們的語我們的意,一一應該處於轉依以及依轉的狀態(淨化以及轉化),否則我們就會隨波逐流並且被我們的習氣牽著鼻子走,甚至被淹沒,當覺知增強我們就會發現戒相背後的戒性,那修行才有辦法深入,直至「消除習氣」。

至於
戒體則是所謂的三昧耶的層次,三昧耶也叫做「誓句」,你與上師的身意皆處於相同自性自解脫的狀態,禪宗講與十方諸佛同一個鼻孔呼吸就是這個道理,生生世世不違背三昧耶,不傲慢,也不應當失去信心,謙虛而不自卑,那麼這些都是附帶而且重要的解脫條件。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