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阿含經藏_第二十二章 虔誠的供養和隨喜功德無量


阿難,在我涅槃百年之後,闍耶童子將會統領幅員遼闊的國家,成為護持佛法,用如來正法治理國家的轉輪聖王。姓孔雀,名阿育,他還會廣為散播如來的舍利,在各地建造八萬四千舍利塔,大力的弘揚如來的正法,讓無數的眾生都能夠得聞佛法,開啟智慧,安寧快樂!
圖:巴基斯坦
石雕內容乃闍耶童子將手中的泥沙當成美妙的食物供養佛陀的故事

巴利阿含經藏
 
第二十二章 虔誠的供養和隨喜功德無量
 
有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有一天佛陀和阿難尊者在外遊化,看見有兩個童子在一起玩泥沙,這兩個童子,一個叫闍耶,另一個叫毘闍耶,他們遠遠的就看見佛陀莊嚴的相貌。這時,闍耶童子說到:“我們應該供養這位聖者。”闍耶童子於是將手中的泥沙當成美妙的食物,裝滿了佛陀的缽盂。他說到:“願我用自己所有的善根功德,讓自己成為天下之主,這樣就好用整個國家的力量來供養諸佛如來,來弘揚諸佛如來的教法,讓更多的人能夠得聞正法,開啟智慧,解脫生死!”
 
毘闍耶童子看見後合掌隨喜的說到:“這位聖者相貌莊嚴,舉止不凡,讓人生起尊重崇信之心,闍耶供養聖者,我應當隨喜讚歎他的無量功德。”
 
佛陀聽到闍耶童子所發的大願,就以大慈悲心接受了他滿缽盂泥沙的供養,並持缽微笑,阿難尊者不解,就合掌問佛陀到:“世尊,諸佛世尊,阿羅漢,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不會沒有因緣隨意微笑的,現在世尊,是因為什麼緣故而微笑呢?”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是的,正如你所言,諸佛如來是不會無緣無故隨意微笑的,如來現在微笑,是因為明白童子供養的因緣。阿難,在我涅槃百年之後,闍耶童子將會統領幅員遼闊的國家,成為護持佛法,用如來正法治理國家的轉輪聖王。姓孔雀,名阿育,他還會廣為散播如來的舍利,在各地建造八萬四千舍利塔,大力的弘揚如來的正法,讓無數的眾生都能夠得聞佛法,開啟智慧,安寧快樂!而毘闍耶童子隨喜讚歎如來和闍耶童子的功德,將讓他成為阿育王的宰相輔佐其治理國家,弘揚佛法!”


圖:阿輸迦·孔雀,簡稱阿育王。
 
佛陀於是說偈言:“於我滅度後,是人當作王,孔雀姓名育,譬如頂生王,於此閻浮提,獨王世所尊。”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阿難,回到經舍後,你應當將闍耶童子供養的滿缽盂泥沙,塗到如來經行(在一定的場所中專心的往返步行)的地方,這樣就能為闍耶童子培植下無量的功德。”
 
阿難尊者,回到經舍後,就按照佛陀的言教,把闍耶童子供養的滿缽盂泥沙,塗在了佛陀經行的地方。



發心要衡量自己的情況,可以先隨喜諸佛菩薩已經發下的大願,如文殊菩薩的十大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然後隨著自己三學(戒定慧)的功德增長的同時,慢慢提升調整自己的願力範圍及內容,找到最適合自己目前的情況,可以去圓滿的發願。
圖:日本真言宗智山派 丹泉寺 普賢菩薩掛軸

問:
像闍耶童子這樣的發願非常不同於一般人,所以我們應該要怎麼樣子發願,或者說發菩提心,才能夠獲得向他這樣子廣大的功德?
 
答:
發願菩提心有三類:
一、舟子喩:願我與眾同成佛。
(指划船的人,把乘客跟自己戴上岸的時候是同時的,這是一類的菩薩所發心。)
 
二、牧羊喩:願眾先我而成佛。
(牧羊的童子一定要等到羊群都進入閘欄之後,他才能夠休息,這是菩薩慈悲大願,經無量大劫渡盡有情方成佛道的發心。)
 
三、王子喩:願先成佛以度眾。
(指思維成佛之前能夠度的眾生,以及度眾生的方便、智慧都明顯不足,所以集中精進,先完成佛果再度眾生,就像是王子等待登基,一旦成為國王之後,就可以廣利眾生,再也無所畏懼,也無所匱乏了,這也是其中一類菩薩的發心。)
 
發心要衡量自己的情況,可以先隨喜諸佛菩薩已經發下的大願,如文殊菩薩的十大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然後隨著自己三學(戒定慧)的功德增長的同時,慢慢提升調整自己的願力範圍及內容,找到最適合自己目前的情況,可以去圓滿的發願。
 
經典原文:願我用自己所有的善根功德,讓自己成為天下之主,這樣就好用整個國家的力量來供養諸佛如來,來弘揚諸佛如來的教法,讓更多的人能夠得聞正法,開啟智慧,解脫生死!”

.....................................................................
 

供養者的發心是將自己心中最美好珍貴的東西做為供養,由此種下究竟解脫的福田種子。
受供養者的心如虛空廣大,無有無明分別,使供養者所得到的福報無量,因為這原因,受供養者才可以稱為福田。
圖:
牧羊女供養佛陀乳糜
 
問:
請問供養者與受供養者的發心差別在於哪裡?

 
答:
供養者的發心是將自己心中最美好珍貴的東西、飲食、藥物等做為供養,由此為自己種下了究竟解脫的福田種子。
 
受供養者的心如虛空廣大,無有無明分別,所以使供養者所得到的福報無量,因為這個原因,受供養者才可以稱為福田。

.....................................................................


 

發心要衡量自己的情況,可以先隨喜諸佛菩薩已經發下的大願,如文殊菩薩的十大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然後隨著自己三學(戒定慧)的功德增長的同時,慢慢提升調整自己的願力範圍及內容,找到最適合自己目前的情況,可以去圓滿的發願。
圖:日本真言宗智山派 丹泉寺 普賢菩薩掛軸

問:
像闍耶童子這樣的發願非常不同於一般人,所以我們應該要怎麼樣子發願,或者說發菩提心,才能夠獲得向他這樣子廣大的功德?
 
答:
發願菩提心有三類:
一、舟子喩:願我與眾同成佛。
(指划船的人,把乘客跟自己戴上岸的時候是同時的,這是一類的菩薩所發心。)
 
二、牧羊喩:願眾先我而成佛。
(牧羊的童子一定要等到羊群都進入閘欄之後,他才能夠休息,這是菩薩慈悲大願,經無量大劫渡盡有情方成佛道的發心。)
 
三、王子喩:願先成佛以度眾。
(指思維成佛之前能夠度的眾生,以及度眾生的方便、智慧都明顯不足,所以集中精進,先完成佛果再度眾生,就像是王子等待登基,一旦成為國王之後,就可以廣利眾生,再也無所畏懼,也無所匱乏了,這也是其中一類菩薩的發心。)
 
發心要衡量自己的情況,可以先隨喜諸佛菩薩已經發下的大願,如文殊菩薩的十大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然後隨著自己三學(戒定慧)的功德增長的同時,慢慢提升調整自己的願力範圍及內容,找到最適合自己目前的情況,可以去圓滿的發願。

.....................................................................
 

如果是佛陀親自的授記,一定有名字、地點,以及未來這位菩薩所要行使的事業!如果沒有,那麼誰都「不適合」自己「公開宣稱」說是哪一位菩薩或祖師的轉世,或者謙虛的說自己只是幾地菩薩、幾果羅漢而已。如果弘法的人不能自我控制,將會形成偶像崇拜,且爭論不息的情形。(此處單指漢傳佛教,不包括其他傳統。)

經典原文:願我用自己所有的善根功德,讓自己成為天下之主,這樣就好用整個國家的力量來供養諸佛如來,來弘揚諸佛如來的教法,讓更多的人能夠得聞正法,開啟智慧,解脫生死!”

請問:
佛陀對舍耶童子未來的授記是成為一位君王。那麼現代的佛弟子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也是為佛所授記的呢?

答:
雖然說十方淨土,都有菩薩來到此娑婆世界,不管是為了堪苦磨練,或者是渡化眾生,但如果是佛陀親自的授記,一定有名字、地點,以及未來這位菩薩所要行使的事業!如果沒有,那麼誰都「不適合」自己「公開宣稱」說是哪一位菩薩或祖師的轉世,或者謙虛的說自己只是幾地菩薩、幾果羅漢而已。如果弘法的人不能自我控制,將會形成偶像崇拜,且爭論不息的情形。(此處單指漢傳佛教,不包括其他傳統。)
 
經典原文:
 
佛陀於是說偈言:
 
          於我滅度後,
          是人當作王,
          孔雀姓名育,
          譬如頂生王,
          於此閻浮提,
          獨王世所尊。
 
................................................


佛陀在經典中所親自授記,會出生人間,並整理所有已被部派佛教所分崩離析的一切佛法的偉大初地菩薩。我們也可以說幾乎所有「傳承的根本」,都是從龍樹菩薩所來 。祂就是最直接的上師相應法 ,不論你所修的是任何的法門 ,都可以得到加持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信仰跟信心 ,上師、龍樹、佛陀三者傳承的相續力量,亦將可在此人間永不中斷。
圖:龍樹菩薩

問:
請問哪一位菩薩有被佛所親自授記來人間的例子?
問:
龍樹菩薩的傳承是誰?
答:
龍樹菩薩是迦毗摩羅尊者的弟子 ,也是馬鳴菩薩的徒孫 。
 
佛陀在經典中所親自授記,會出生人間,並整理所有已被部派佛教所分崩離析的一切佛法的偉大初地菩薩。
 
《楞伽經》中云:「南方碑達國,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龍,能破有無邊,於世宏我教,善說無上乘,證得歡喜地,往生極樂國。」
 
《文殊根本續》云:「於吾滅度後,四百年之時,比丘龍出世,於教信且利,證得歡喜地,住世六百年。」
 
許多的經典中都有授記。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龍樹菩薩的傳承就是佛陀。
 
因為龍樹菩薩與佛陀之間的傳承力是如此純粹與直接,所以他有能力開啟南天鐵塔,並將佛陀過往教化八部眾,散佈在它方世界的許多「應機」的教法與法教,如同能量網路接收一般,連接到了人間。  
 
如原本藏在龍宮的圓教華嚴經以及許多的密續經典,緣俱義利而降臨人間,並由傳承所守護著。
 
龍樹菩薩的功德以及事業由鳩摩羅什大師將其系統化的在中土傳揚,影響著後世各宗各派 。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幾乎所有「傳承的根本」,都是從龍樹菩薩所來 。
 
如果你有這樣的信心 ,祂就是最直接的上師相應法 ,不論你所修的是任何的法門 ,都可以得到加持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信仰跟信心 ,上師、龍樹、佛陀三者傳承的相續力量,亦將可在此人間永不中斷。

................................................


經行就是行禪,是四威儀之一,除使道易安住,也可調和色身,增長清明,乃至去除病障。《十誦律》云:「無病不得晝臥,若喜眠,應起經行。」「喜眠令經行者,除昏思故。」
 
問:
阿難按照佛陀的言教,把闍耶童子供養的滿缽盂泥沙,塗在了佛陀經行的地方。請問經行的功德?
答:
經行就是行禪,是四威儀之一,除使道易安住,也可調和色身,增長清明,乃至去除病障。
 
舉契經云:
《摩得勒伽》云:「世尊聽比丘晝日經行,坐除睡蓋。」 
 
《十誦律》云:「無病不得晝臥,若喜眠,應起經行。」「喜眠令經行者,除昏思故。」
 
《瑜伽師地論》云:晝則宴坐經行,淨修其心,斷滅諸障。
 
《佛說尼拘陀梵志經》卷上云:爾時,世尊於日後分,從自房出。是時,天雨方霽,晴光煥若,漸次行詣善無毒池,到池岸已,徐步經行。


(  來源處:如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