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煩惱現行與轉化種子的差別?
行是行蘊。佛云幽隱。此妄想最深,盤根最密。現行斷則羅漢入滅,現行隨則凡夫沈淪。故當以調御。
圖:明 吳彬畫羅漢
問:
斷煩惱現行與轉化種子的差別?
.....................................................
佛家講要有出離心,遠一切惡法,自然近一切善法。善與惡是一榮一衰,無法並存。這是「出離至解脫道」的重點。
圖:宋 劉松年羅漢畫 台北故宮
問:
可否分別論述,第一個斷惡修善:
答:
往往犯錯的人,越理虧說話愈大聲了。
顛倒是非後,就認為沒有了罪過。
其實人間最大的罪源,就是「行惡之人,不覺為惡。」
這個就是現代的道德跟價值觀正在崩壞了。
佛家講要有出離心,遠一切惡法,自然近一切善法。
善與惡是一榮一衰,無法並存。
這是「出離至解脫道」的重點。
圖:清 莊豫德摹貫休 補盧楞伽十八應真第三尊者
問:
自淨其意的部分?
答:
心性無垢,種子因熏習有為而染,返熏無為則淨。
無為無執則貪嗔痴轉樂明無念,有為有執則樂明無念轉貪嗔痴。
樂明無念是戒定慧的基礎,貪嗔痴是殺盜淫妄的基礎。
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所以煩惱轉過來了雖然很好,但還要「解脫知見」,解脫的根本在回歸心性,不要又擱淺在「有無、真妄」與「煩惱、菩提」的岸上了。
是以經由雙運(轉化、整合一切相待性的過程)到一味,一味即無二,無二故無修,這是「轉化至解脫道的重點。」
自解脫道就是自性自解脫道。自性即是心性,心性是真如、佛性;是三三昧;是無所有、無所得、無所取。自心現量當體解脫。佛云:「法離見聞覺知」。禪宗云:「不知最親切」。然就此不知,募直而去!脫纏解縛。
圖:曹山本寂禪師
問:
是諸佛教的要點與所依為何?
答:
是諸佛教就是自性自解脫道。三世諸佛說法不離「自性」。「自性」即是心性,心性是「真如」、「佛性」;是「三三昧」;是無所有、無所得、無所取。自心現量當體解脫。佛云:「法離見聞覺知」。禪宗云:「不知最親切」。然就此不知,募直而去!脫纏解縛。人天不能羈留,情結永斷,來世不受父母生身,便感蓮華所化。最上上乘,第一義諦,或曰:「禪」。或曰:「大手印」。或曰:「大圓滿」。或曰:「法身」。或曰:「自性」。或曰:「圓覺」。皆聞薰聞修金剛三昧。總攝於《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菩薩於顯教靈山傳《般若心經》,於密教奧明化一切本尊。故顯密無量法門無非觀音法門。菩薩觀其音聲皆令解脫。而吾等皆乃聞如是而沐其恩也。
今舉撫州曹山本寂禪師偈:
覺性圓明無相身,
莫以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旨昧,
心差不與道相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
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
了然無事昔時人。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