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現在還托缽又故意不拿錢,這樣會不會很矯情?


印度古代時,僧侶不持金錢,是因為依靠托缽便足可生活,而如今國內外風氣不同,若仍欲行之,非是不行,乃是不易,除一向依此制度之國度,如泰、緬、蘭卡等南傳佛教。

問:
出家人現在還托缽,又故意不拿錢,這樣會不會很矯情?因為平常的時候還是會接觸到金錢啊!
答:
遵照佛陀的古制有一定的道理。
印度古代時,僧侶不持金錢,是因為依靠托缽便足可生活,而如今國內外風氣不同,若仍欲行之,非是不行,乃是不易,除一向依此制度之國度,如泰、緬、蘭卡等南傳佛教。

但畢竟聲聞乘行者,是出離至解脫道,所欲斷的是貪等煩惱的現行,而非習氣種子,故所依的是戒律的遮止,所以在對「戒相」上,是比對「戒性」的要求更為著重的,這個部分是我們要先理解的。


畢竟聲聞乘行者,是出離至解脫道,所欲斷的是貪等煩惱的現行,而非習氣種子,故所依的是戒律的遮止,所以在對「戒相」上,是比對「戒性」的要求更為著重的,這個部分是我們要理解的。

第二次印度集結經典前的「十事非法」,就是發生在這些看起來小事情的問題上,上座部的長老們已經警覺,未來佛教僧團的戒律將會衰毀的徵兆。

關於手持金銀戒的開遮方便上,誠如佛光山星雲大師所說:「人家以為我很有錢,其實我以貧窮為職志。童年家貧如洗,老年,人家以為我擁有多少學校、文化出版、基金會,但我自覺空無一物。屬佛光山的資產,都不是我,我什麼都不要,連寫書稿費也全捐了。」

由此可知,大乘所重,在發心之清淨,但僧團之固,更端賴戒律之端正,其二若偏執ㄧ端,便成執著,而僧之與俗,其際在戒,愚之與智,其別在心。


關於手持金銀戒的開遮方便,誠如星雲大師所說:「人家以為我很有錢,其實我以貧窮為職志。人家以為我擁有多少學校、文化出版、基金會,但我自覺空無一物。屬佛光山的資產,都不是我,我什麼都不要,連寫書稿費也全捐了。」由此可知,大乘所重,在發心之清淨,但僧團之固,更端賴戒律之端正,其二若偏執ㄧ端,便成執著,而僧之與俗,其際在戒,愚之與智,其別在心。
圖:翻攝自星雲大師視頻

時至今代,道場資產之於公於私,能否公正分明?佛家僧寶在面臨新科技時代的衝擊,又將如何永續?端看出家、在家諸賢能者,所共思、共勉了。

以下是十事非法的內容:

《十事非法》

乃指十事不合律制。又作十非事、十事、十淨。佛陀入滅後百年,跋闍子(Vajjiputtaka)主張「十事」可行,為合法(淨);上座耶舍則以之不合律制,為非法。欲審查此十事之律制根據,遂召開第二次之結集,其結果,據各律典之記載,上座部一致認為十事不合律制規定。所謂「十事」即:

(一)角鹽淨,為供他日使用,聽任食鹽貯存於角器之中。
(二)二指淨,當日晷之影自日中推移至二指廣間,仍可攝食。
(三)他聚落淨,於一聚落食後,亦得更入他聚落攝食。
(四)住處淨,同一教區之比丘,得不必同在一處布薩。
(五)隨意淨,於眾議處決之時,雖然僧數未齊,仍得預想事後承諾而行羯磨。
(六)所習淨,隨順先例。
(七)生和合(不攢搖)淨,食足後,亦得飲用未經攪拌去脂之牛乳。
(八)飲闍樓淨,闍樓係未發酵或半發酵之椰子汁,得取而飲之。
(九)無緣坐具淨,縫製坐具,得不用貼邊,並大小隨意。
(十)金銀淨,得接受金銀。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