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密會歸論九 》之二 論三昧與瑜伽



顯密會歸論九之二

「論楞嚴三昧經與漢密會通—論三昧與瑜伽」  

文/聞如是


「三昧」者即「三摩地」,意即合一,又可稱為「瑜伽」;故修「瑜伽」當知曉「舍摩它」、「禪那」、「三摩缽地」、「毘婆舍那」等義,悉䁱方能圓滿「瑜伽」;《解深密經》彌勒菩薩亦向佛陀提問彼等之差別,是以能開示《瑜伽師地論》傳授無著、世親二菩薩,後由玄奘大師翻譯此論至中土。

「瑜伽」者乃統合、整合、融合之義,但如何方是「瑜伽」之究竟?其「瑜伽」之理事,乃當時印度宗教文明的重要內涵,故佛陀先學畢「四吠陀」、「四禪定」、苦行之後曰此不究竟,至菩提樹下金剛座悟一"實相無相印",謂此方是究竟!然此究竟,豈異「三昧(瑜伽)」之終極面貌耶?!


「瑜伽」即「三昧」,「三昧」者即「三摩地」,意即合一;「三昧」即「正受」,然"正受無受",乃因心性離於根塵境界;百丈禪師云:「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但凡落入五蘊身心境界而以為聖者,皆是邪外,惟能以次法修行之過程來看待諸般境界,莫作聖解,方能免過。


佛陀弘法時所喝斥的六師外道,謂所言皆不究竟,亦乃針對彼等所說的內容而言,而非指求證「三昧」之本意,然佛教法義經續,自然有其不共外道的勝義,學人依佛說是為正說,異說是為魔說。


佛陀弘法時所喝斥的六師外道,謂所言皆不究竟,乃針對彼等所說的內容而言,而非指求證「三昧」之本意,然佛教法義經續,自然有其不共外道的勝義,學人依佛說是為正說,異說是為魔說。
圖:克孜爾石窟第80窟, 約公元七世紀,此壁畫依據《賢愚經 降六師品》繪製。佛及弟子與六師外道共赴佈施大會,於會上鬥法,降服六師外道。


「瑜伽」即「三昧」,「三昧」即「正受」,然"正受無受",乃因心性離於根塵境界;百丈禪師云:「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但凡落入五蘊身心境界而以為聖者,皆是邪外,惟能以次法修行之過程來看待諸般境界,莫作聖解,方能免過。

以下今舉南師於《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一書中,關於「印度瑜伽學派」所論「瑜伽」之內容,藉此可以探究印度文明中,關乎「瑜伽」修證的實踐內涵。


圖:《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作者—佛學和國學大師南懷瑾

……………………………..

「瑜伽派」:

「瑜伽派」的哲學思想,本來與「數論派(註1)」如出一轍,只是「數論」的宗旨,大有傾向無神論的成分;然「瑜伽派」卻建立超然一尊的神「大自在天」。「瑜伽 (Yoga)」的意思,有冥想觀行,天人相應的作用,所以有的譯釋為“相應”,有的意譯為"禪、禪思、禪觀"。《瑜伽經》立為四品:

第一、「三昧品」(禪定中的覺受Samādhi Pāda):闡述「三昧」的本質。

第二、「方法品」(Sādhana Pāada):闡述入「三昧」的修煉方法。

第三、「神通品」(Vibhūti Pāda):闡述神通的原理和它的種類。

第四、「獨存品」(Kaivalya-Pāda):闡述最高的目的,達到無繫縛,絕對自在的神我境界。


「瑜伽派」建立超然一尊的神「大自在天」。「瑜伽 (Yoga)」的意思,有冥想觀行,天人相應的作用,所以有的譯釋為“相應”,有的意譯為"禪、禪思、禪觀"。
圖 : 翻攝自網路

**********************************

註1:「數論派」,音譯為僧佉,又作僧企耶;意譯又作「數術、制數論」。「數論學派」為印度六派哲學中成立最早者。相傳初祖為迦毘羅仙人。此派以分別智慧而計度諸法,並以此數為基礎,從而立名論說,故稱「數論派」。

其早期學說主張精神、物質二者統一為「最高我」,即採取有神論與一元論之立場(見敘事詩),至晚期則否認最高我,成為無神論之二元論,神我為純粹意識,不具作用,僅觀照自性而已。

按「數論」的觀點,一切事物都是原質在三德的作用下產生的;三德分別是薩埵sattva(明性、悅性、明亮的、智慧的、輕的)、羅闍rajas(變性、動性、變動的)和答磨tamas(惰性、闇性、黑暗的、愚痴的、沉重的)。「數論」哲學又進一步把事物歸類為「二十五諦」。

~引用自佛光大辭典和維基百科

**********************************

「瑜伽派」的哲學,大體與「數論派」相似,只把“自性”改作第二十四諦,把“神我”作第二十五諦,立大自在天(摩醯伊濕伐羅Mahlsvara,濕婆神的異名)為第二十六諦。自在天是無情、無想、無業,不受業果,超然於苦樂業報以外,擴展至超時空的大神我;他是一切天人師,他的表記密語是梵文的唵(嗡Om)字,念誦它就可以得到相應。但「瑜伽派」所立的神,與人我的身心,又是不可分開的,所以他們的修鍊方法和原理,又都從心理與生理入手,絕欲清心,自求解脫。


「瑜伽派」所立的神,與人我的身心,又是不可分開的,所以他們的修鍊方法和原理,又都從心理與生理入手,絕欲清心,自求解脫。
 

「瑜伽」的修鍊方法,由「八支行法」而達到神通解脫的境界。所謂「八支行法」,便是「禁制、勸制、坐法、調息、制感、執持、靜慮、等持」。

(1)「禁制」:就是行為的戒律,要守不殺、不盗、不邪淫、不妄語、不貪的五戒。

(2)「勸制」:就是清淨的行為,要知足、苦行,學習念誦和記誦,虔敬大神的五事。
以上兩支,無論修道與在俗,都應共同遵守。自第三「坐法」以下,就只宜修鍊「瑜伽」行的特別修行者。

(3)「坐法」:共有八十四種至九十六種之多,有「蓮花坐」、「狮子坐」、「雞坐」、「拜坐」等等。還有雙手十指結成的手印(也有許多不同),這些都是達到神通成就的秘密表 記。

(4)「調息」:練習呼吸氣功的各種方法。

(5)「制感」:控制身體的感覺,有收攝六根的「龜縮法」等,可以達到如動物冬眠的狀態。

(6)「執持」:使令此心不動,斷絕一切妄想,制心一處。

(7)「靜慮」:由持心不動,可使境與心冥,得渾然合一的禪定。

(8)「等持」(即「三昧」,或稱為「三摩地」):終使心如虛空,境照萬象。

由「執持」到「靜慮」和「等持」三支,是「瑜伽」的中心行法。由此穫得不可思議的神通和智慧。換言之,最後達到啟發自我不可思議的潛在力量,從自性而穫得解脫,進入智慧的境界。


「瑜伽」的修鍊方法,由「八支行法」而達到神通解脫的境界。所謂「八支行法」,便是「禁制、勸制、坐法、調息、制感、執持、靜慮、等持。
圖:哈他瑜伽手稿中描繪的“瑜伽狀態”,印度,19世紀早期,大英圖書館版權所有。

 

但「三摩地」也有深淺的不同,大體分「有想(有心)」、「無想(無心)」兩種。「無想」就是「無想定」的最高境界,由「有心」到達「無心」的妙境,可以使神我超然獨照。修習「瑜伽」,能夠成就神通,據《方便心論》所記載,「瑜伽」外道有「八微」和「八自在」的說法。「八微」就是「四大(生理變異)和空、意、明、無明」;「八自在」就是「能小、能大、輕舉、到遠、隨心所欲、分身、尊勝、隱沒(隱身)。」

 

「瑜伽派」的哲學,與其說它是學術思想,毋寧說它是實證主義;它的理論,也由於上古以來《奥義書》(註2)的層層蜕變,尤其注重禪思與觀行,用身心求證宗教哲學的真諦,所用的方法,是近於科學的。印度任何宗教與學派,求證的方法,都離不開「瑜伽」的禪觀,佛教也不例外,只是求證所得的,有程度深淺,與見地正確與否的差別。


「瑜伽派」哲學,與其說它是學術思想,毋寧說它是實證主義;它的理論,也由於上古以來《奥義書》的層層蜕變,尤其注重禪思與觀行,用身心求證宗教哲學的真諦。印度任何宗教與學派,求證的方法,都離不開「瑜伽」的禪觀,佛教也不例外,只是求證所得的,有程度深淺,與見地正確與否的差別
圖:古代瑜伽士

**********************************

註2:《奧義書》乃古印度一類哲學文獻的總稱,是廣義的吠陀文獻之一。

**********************************

——以上摘自南懷瑾《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

……………………………………

由上述南師之文,便可知「瑜伽」一詞即印度宗教的古文明,乃印度一切宗派的行者所共同嚮往及修證的目標或境界;所謂「續」,即修持「瑜伽」之經驗及解釋「瑜伽」之文字。比如在中國,諸子百家皆崇於道,道出自《易經》,而《易經》亦是詮釋道的文字,孔子整理並復興的《周易》,即是重於德用的「後天卦」;處在戰國時代的社會,百家爭鳴,在學術上,並不是用是非對錯的觀點來看待百家之所論道,而是以其實用性,並斟酌當代政治的現實情況,作為國家形勢發展的長遠選擇而已。

佛陀之先祖雅利安人尚未入主印度大陸,分立階級,實行統治之前,印度自己的宗教文明並不是「婆羅門教」,而是以「瑜伽」為其主體的生活倫理與生命態度,也包含了身心修行昇華的過程,到了後世方與「婆羅門教」與佛教教理及實修相互融合,再經發展而形成近代印度教「瑜伽」的各別學派。


圖 : 印度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境內)哈拉帕遺址挖掘出距今5000多年瑜伽冥想雛形的雕刻(下)


佛陀先祖雅利安人尚未入主印度,分立階級,實行統治前,印度的宗教文明並不是「婆羅門教」,而是以「瑜伽」為其主體的生活倫理與生命態度,也包含了身心修行昇華的過程,到了後世方與「婆羅門教」與佛教教理及實修相互融合,再經發展形成近代印度教「瑜伽」的各別學派。

圖 : 考古學家在印度河流域哈拉帕發掘距今5000多年的古代遺址,在其間發現凍石雕刻——雙足雙盤坐几案上、閉目冥思的形象,被認爲是早期跏趺坐、瑜伽冥想的雛形。

所謂「瑜伽」者”相應”之義,相應於一切時空或身心、物理、心理、世出世間法,乃至禪定解脫以及般若智慧等,因此凡一切「生命科學」的內涵,皆可屬於「瑜伽」所探討的範圍之內。

今再舉南開諾布仁波切所云「瑜伽」之義:


圖 : 南開諾布仁波切

……………………………………

在大圓滿教法中所稱的「阿底瑜伽 (Atiyoga)」,「瑜伽 (yoga)」指的是知識,但並非指我們以心智方式知道的。

「瑜伽」的藏文為「納久 (naljor)」,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彙,最早是由毗盧遮那、卡瓦巴則 (Kawale) 師所翻譯,他們真正具備大圓滿和金剛乘教法的知識,故將梵文「瑜伽」翻譯為藏文「納久」。

「納」完整藏文為「納瑪 (nalma)」,意指「對任何事皆無改、無整,一切皆如真實本性之所是」;任何事物之真實本性就稱為「納瑪」。

「久 (jor)」指具有,亦即具有那種知識;這種知識不是藉由閱讀書本,做些分析而得,而是以我們的修行發現的;當我們發現了就確實具備這種知識,在藏文中就稱「納久」,「瑜伽」的意思即在此。

——摘自南開諾布仁波切開示「瑜伽」義

……………………………………

佛弟子集結佛陀所說正法則謂之「經」,釋經則為「論」;然密續於印度佛教之「歷史三乘」演繹中,則將「續」歸類為密乘之內;但如此,也便漸漸促其成為大乘之外的獨立之乘,然而此種發展終於導致”密法重於經教”的情況,使得印度後期的秘密大乘佛教,漸漸走向難以挽回的「印度教」化。


佛弟子集結佛陀所說正法則謂之「經」,釋經則為「論」;然密續於印度佛教之「歷史三乘」演繹中,則將「續」歸類為密乘之內;漸漸促其成為大乘之外的獨立之乘,終導致”密法重於經教”的情況,使得印度後期的秘密大乘佛教,漸漸走向難以挽回的「印度教」化。

圖 : 薩拉哈,印度大乘密宗人士,八十四成就者之一,被認為是霎哈嘉瑜珈的創始者,以及金剛乘的祖師之一,尤其是大手印傳承一派,多羅那他認為他是無上瑜珈的實際創始者。

漢密根本目的:因此處在現代的我們,必須將密法重會歸於「經」,在佛陀所說的如理如法範圍內”重新整理儀軌”;當然最重要的是使密法會歸到「化法四教(藏、通、別、圓)」的範圍,實踐在「化儀(頓、漸、秘密)」的功用,達到漢傳密法"正本清源"的根本目的!

漢密辦法:在辦法上,中土佛教於「續」部之翻譯,皆仍統稱為「經」。

漢密分類:然在分類上,皆可以收入天台「化儀秘密教」中,再依據「化法四教」的見、修層度,便可安立不同「瑜伽」的修行,漸次轉依。


漢密根本目的:因此處在現代的我們,必須將密法重會歸於「經」,在佛陀所說的如理如法範圍內”重新整理儀軌”;當然最重要的是使密法會歸到「化法四教(藏、通、別、圓)」的範圍,實踐在「化儀(頓、漸、秘密)」的功用,達到漢傳密教"正本清源"的根本目的!

圖:《金剛頂經》(梵語:Sarvatathāgata Tattvasaṃgraha Tantra)是金剛乘瑜伽密教的根本經典,分瑜伽十八會十萬偈,唐代不空三藏節略翻譯第一會第一品和第六會,即《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和《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前者亦稱《攝大乘現證經》、《大教王經》、《金剛頂瑜伽真實大教王經》。為中國漢傳密法所依密教經典之一,金剛之經典。

漢密在辦法上,中土佛教於「續」部之翻譯,皆仍統稱為「經」。
圖:《大日經》梵語
Mahāvairocana Tantra;Mahāvairocana Abhisaṃbodhi Vikurvita Adhiṣṭhāna Tantra,全名為《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略稱《毗盧遮那成佛經》、《大毗盧那經》。唐代善無畏三藏、一行禪師等譯。為中國漢傳密法所依密教經典之一,胎藏界之經典。


然在分類上,漢密皆可以收入天台「化儀秘密教」中,再依據「化法四教」的見、修層度,便可安立不同「瑜伽」的修行,漸次轉依。
圖:天台宗智顗大師判教圖

 

一、如以「事部」配合「藏教」;依佛在身外之觀,承事供養,滿足資糧。

二、以「行部」配合「通教」;依佛住頂嚴加持,四種威儀,加行禪定。

三、以「瑜伽部」配合「別教」;依佛三密一如之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四、以「阿底」、「阿努」及「大瑜珈部」配合「圓教」;依佛三身功德,果位加持,等持定、慧。

「藏教」之見為「緣起」,修為析空斷執,行以出離之道,果證「無餘涅槃」,故配「事部」以進德。

「通教」之見為「性空」,修為體空滅習,行以慈悲之道,果證「中道涅槃」,故配「行部」以進德。

「別教」之見為「真如」,修為次第增上,行以轉識之道,果證「無住涅槃」,故配「瑜伽部」以進德。

「圓教」之見為「一心」,修為自性圓滿,行以無二之道,果證「大般涅槃」,故配「摩訶、阿努、阿底瑜伽」以進德。


以「事部」配合「藏教」;依佛在身外之觀,承事供養,滿足資糧。
圖:翻攝自金剛薩埵如意寶珠動畫

以「行部」配合「通教」;依佛住頂嚴加持,四種威儀,加行禪定。
圖:翻攝自網路—金剛薩埵百字明修法


「瑜伽部」配合「別教」;依佛三密一如之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圖:翻攝自網路金剛薩埵百字明修法

四、以「阿底」、「阿努」及「大瑜珈部」配合「圓教」;依佛三身功德,果位加持,等持定、慧。
圖:翻攝自網路南開諾布仁波切相關法訊

 

如此出離道的「聲聞乘」、轉化道的「菩薩乘」、自性圓滿的「一佛乘」等,在實修「瑜伽」的層面上,便可以有初步統合,進而完整的表現。


然在印、藏,佛陀所說之顯經、密續,本已同弘,不相違背,故不需要強分顯密二宗。

其實,漢傳佛教之四眾,學習正法能依「五乘」之教,發心廣推菩薩「四攝」之學,僧團篤行無爭「六和」之敬,自有佛門行儀特色;增上之學貴於通達,行道之心但自銷妄;包容既存歷史三乘於「化法」,融攝密教六部瑜伽於「化儀」;內道、外道但取決"心性之悟";正法、邪見但辨"仍執一法可得",若能如此,則何慮法不住世?!漢傳不興?!顯密圓通,既乃究竟真理,便息一切爭論,四眾同心,共弘一切正法矣。

今以鳩摩羅什所譯之《般若心經》作一《瑜伽相應偈》,作為此篇結尾。


圖 : 克孜爾千佛洞前的鳩摩羅什像
 

   《瑜伽相應偈》

   瑜伽即是相應義

   相應五蘊即煩惱

   相應空性即智慧

   空性煩惱實無二

   由分別故墮二取

   今依無上大般若

   融攝五蘊證真空

   復生智慧證妙有

   色空故無惱壞相

   五大清淨性如幻

   受空故無領受相

   苦樂憂喜性如幻

   想空故無知解相

   善惡無記性如幻

   行空故無作業相

   三業交蘆性如幻

   識空故無覺證相

   煩惱智慧性如幻

   無所得故相應者

   無罣礙故無恐怖

   遠離一切顛倒想

   即是涅槃之彼岸

   三世諸佛所共依

   般若波羅蜜心咒

 

註:

此經原文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天竺三藏 鳩摩羅什譯

「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陰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離一切顛倒夢想苦惱,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咒,即說咒曰:竭帝竭帝 波羅竭帝 波羅僧竭帝 菩提僧娑訶。」

 

下篇所論《楞嚴三昧經》法性德用之部分,將以問答方式,展現經文,願資學人皆能勝解大乘精粹,長養自性福慧。

(接後續下文)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