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密會歸論 五 》

 

《 顯密會歸論 五 》

文/聞如是

「論密續與漢地儒道融合之弘揚」

漢密是以漢文化經由三藏經教的內容來解釋密續的一種角度,目的是為了拆除文化束縛下的自負與誤解,化解顯密本自圓通之間的矛盾與障礙,使不平處能平,不通處能通,末世時佛子之爭止,法滅前法門之異盡。


漢密是以漢文化經由三藏經教的內容來解釋密續的一種角度,目的是為了拆除文化束縛下的自負與誤解,化解顯密本自圓通之間的矛盾與障礙,使不平處能平,不通處能通,末世時佛子之爭止,法滅前法門之異盡。

漢傳佛法西來於印,於漢地奠基於儒,爐融於道,經教初譯,譯師為使佛陀的尊貴,能夠特別的被彰顯出來,亦曾使用過道家文化中最尊貴的稱號,將佛名譯為「大羅」,雖然二者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但是翻譯者為了使兩種文化可以交融與傳遞這樣的心意,卻是可以理解。

漢傳佛法西來於印,於漢地奠基於儒,爐融於道,經教初譯,譯師為使佛陀的尊貴,能夠特別被彰顯出來,亦曾使用過道家文化中最尊貴的稱號,將佛名譯為「大羅」,雖然二者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但是翻譯者為了使兩種文化可以交融與傳遞這樣的心意,卻是可以理解的。

密續與儒道之融通

然古文明之中,亦有許多處是可以融通的,如以天之道無極以會法身,地之德有極以合報體,陰陽隨念,一爻方動,便幻多端,即如化身。太極八卦乃隨方圓時空,呈一高維之內外、十方之無量宇宙,含納因眾生「色陰」堅固妄想出生之「劫濁」;「受陰」虛明妄想出生之「見濁」;「想陰」融通妄想出生之「煩惱濁」;「行陰」幽隱妄想出生之「眾生濁」;「識陰」顛倒妄想出生之「命濁」。「五陰」不出「三身」,即空即有,離於一異,皆唯識而無實境,性空而緣起,巧奪投影之源,便斷無始之濁,離言證量,禪道齊歌,儒釋和雅,皆化中華氣象。



「五陰」不出「三身」,即空即有,離於一異,皆唯識而無實境,性空而緣起,巧奪投影之源,便斷無始之濁,離言證量,禪道齊歌,儒釋和雅,皆化中華氣象。

 

此處所云道者乃道家,道家非同於道教,以諸子百家皆共崇於道,故儒、墨、法等亦尊道之家也。此道乃形而上,"絕待"之道體,亦能含括一切世間之"相待";自性生命之動能源源不絕,太極之顯化亦層層無盡,皆不離此「一相之道體」。而此「秘密之相續」,住於身中,處日用而不知,放之宇宙,迴微末而皆覺。此一相法門,「圓教」謂「一心」,亦即「真如」;「別教」重「次第」;「通教」謂「性空」;「三藏」則謂「緣起性」;「頓教」謂「禪」;「秘密教」謂之「續」;「漸教」者「止觀雙運、定慧等持」;不定教者隨根器、法教、法門而任運。

「一」乃宇宙萬象運轉之道體,宗教、哲學皆不能外於此根本,只是層次差異

龍樹菩薩《法界讚》云:

「見心有二相,世間出世間,『由我』執輪迴,自證則解脫。

是故佛涅槃,淨常善基淨,童愚計二者,『瑜伽』住無二。」

*************

今舉《華嚴經 第九 初發心菩薩功德品》曰:

「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

*************

再舉道家《道德經》所云: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而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

亦舉《論語 里仁篇》子曰: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懷師於此有開示:

「曾參講的對不對呢?有問題!那不叫『一以貫之』,該『二』以貫之了,因為一個忠,一個恕,豈不是二貫?明明孔子告訴他『一以貫之』,為什麼他變出兩個忠恕來?這是一個大問題。所以說我們研究孔子的心法,這是一個討厭的問題,因此只有借用別家的東西,講幾個故事給大家聽,作為本題的參考。

禪宗有一個故事,在文學上也很有名的,就是『拈花微笑』的故事……佛陀拿了一朵花,對著大家轉一圈,好像暗示大家看一看這朵花的樣子,一句話也沒有講,下面的學生,誰也不懂老師這一個動作是什麼意思,這叫做『拈花』,就是釋迦拈花。釋迦拈花後,他有一個大弟子迦葉尊者。釋迦牟尼的弟子,大部分與孔子的相反,孔子所教的都是年輕一輩。釋迦牟尼所教的弟子,大部分比他年紀大。佛經上記載,迦葉尊者在釋迦拈花後"破顏微笑"。那麼兩人的動作聯合起來,就叫做『拈花微笑』。此時釋迦牟尼講話了,這幾句話是禪學的專門用語,等於孔子對曾參講的『一以貫之』是一個道理。解釋起來是很麻煩的事情,這幾句話譯成中文是:『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音瑪哈,意為大,大成的意思。)迦葉。』就是說我有很好的方法,直接可以悟道的,現在已交給了這位大弟子迦葉。這就是禪宗的開始。所以又稱禪宗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法門。說它不需要透過文字言語,而能傳達這個道的意思。」



囻:佛陀拈花,迦葉(右二)  微笑。日本畫家 菱田春草 1897年繪


*************
 

如三祖僧璨《信心銘》曰: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是故此「一」,乃是宇宙萬象源源運轉之道體,《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故以無論任何宗教、哲學皆不能外於此根本,只是層次有其差異,如契經中所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中國禪的法相,是以"儒行為基,道學為首,佛學為中心

最初南朝傅大士已創導三教合一,樓穎著《傅大士錄》中有云:

「大士一日頂冠、披衲、趿履。帝問:是僧耶?士以手指冠。是道耶?士以手指履。帝曰:是俗耶?士以手指袖衣。遂出。故今雙林寺塑大士像。頂道冠,身袈裟,足趿履,仿此跡也。」

 


南朝傅大士像


懷師亦曾云:「傅大士以道冠、僧服、儒履的表相,表示中國禪的法相,是以"儒行為基,道學為首,佛學為中心"的真正精神,配上他一生的行徑,等於是以身設教,親自寫出一篇三教合一的絕妙好文。」

「佛之初轉法輪」

由於無明凡夫,無始以來語言、妄想、習氣的緣故,隨有思想,便墮我、法二妄想執著中,故大悲佛陀出現於世,初轉法輪,先說《阿含》:一切法乃苦、空、無常、無我,以破最粗之人我,安立寂滅涅槃本際,令世間眾生能明道理者,不墮入涅槃即斷滅及一神常見中;並有世間無常、無我,以及出世間涅槃之「三法印」,以揭一切世間、出世間真理之真偽。

 


佛陀初轉法輪:先說《阿含》,一切法乃苦、空、無常、無我,以破最粗之人我,安立不滅涅槃本際,令世間眾生能明道理者,不墮入涅槃即斷滅及一神常見中;並有世間無常、無我,以及出世間涅槃之「三法印」,以揭一切世間、出世間真理之真偽。

「佛之二轉法輪」

至於第二轉,佛說《般若》:于大乘菩薩,密語密義,無一不是此一相無相微妙法門之內涵,能令一切已開悟之菩薩修學圓通,遠離"以為法我之中自性實有變異"之妄執。


二轉法輪,佛說《般若》:于大乘菩薩,密語密義,無一不是此一相無相微妙法門之內涵,能令一切已開悟之菩薩修學圓通,遠離"以為法我之中自性實有變異"之妄執。

圖:印度靈鷲山,佛陀二轉法輪地,翻攝自網路

「佛之三轉法輪」

第三轉真實唯識心真如門:會歸總結無量諸法皆一心真如之法界,而邁向「圓教」之圓滿自解脫道。虛妄唯識之心生滅門,以悲緣有情眾生,何以於本真中卻迷亂困惑,流轉於生死之中的阿賴耶識種種境界。由此乃知,此形而上道體,實乃真妄和合及輪涅無二之無上智慧也。

 


三轉真實唯識心真如門:會歸總結無量諸法皆一心真如之法界,而邁向「圓教」之圓滿自解脫道,虛妄唯識之心生滅門;以悲緣有情眾生,何以於本真中卻迷亂困惑,流轉生死中的阿賴耶識種種境界。由此乃知,此形而上道體,實乃真妄和合及輪涅無二之無上智慧。

 

以上為法教,有了開示,也要有如何修持的方法

最高等根器的給予禪宗,直契本來面目,便離一切二元。

然後也有秘密方便法門,三密相應,轉變識心之投影源,求外力的加持來熏習智慧,轉化習氣煩惱,成就樂、明、無念、戒、定、慧之功德,推進自身的佛行事業,皈依三根本—上師是加持根本;本尊是成就根本;護法是事業根本,而三者皆是佛與菩薩眾的顯化,等於佛、法、僧三寶的事修面,直到行者大徹大悟。

漸修有止觀、福德資糧、加行、三賢十地的進程,無一無非邁向圓滿般若的修證。



最高等根器給予禪宗,直契本來面目,便離一切二元。後也有秘密方便法門,三密相應,轉變識心之投影源,求外力的加持熏習智慧,轉化習氣煩惱,成就樂、明、無念、戒、定、慧之功德,推進自身的佛行事業。漸修有止觀、福德資糧、加行、三賢十地的進程,無一無非邁向圓滿般若的修證。
圖:禪宗達摩祖師畫像
 

由此可知,不能總以宗教門戶立場之偏見而自讚非他,至少應當歸於學術之高度,乃至經、續、道脈之本源,以實相無相之智慧,判斷其必然及既存之深淺廣狹,及理解其時代背景文化等侷限,而給予客觀合理的尊重與評價,那麼經、續、道脈之間的共通處就能消融於此心,不同處也能知其所以,濾其粗粕而取其精萃。


不以宗教門戶立場之偏見而自讚非他,當歸於學術之高度,乃至經、續、道脈之本源,以實相無相之智慧,判斷其必然及既存之深淺廣狹,及理解其時代背景文化等侷限,而給予客觀合理的尊重與評價,那麼經、續、道脈之間的共通處就能消融於此心,不同處也能知其所以,濾其粗粕而取其精萃。

 

今人之謗密者,多為其印、藏佛像之外貌,示現淫、怒、癡而不同於漢傳,「然佛實無少法可執,況諸煩惱」;其像原本惟欲表示煩惱亦佛性所顯,煩惱之性本清淨的意旨,然若修行者不坦誠面對生命種種二元面向而轉化之,則煩惱仍為煩惱,必不可能自行清淨而為道用!故雖尊重它是印、藏文化下的包裝,然漢傳佛教的密續如欲根植在中土文化下茁壯,或許並不那麼適合再以印、藏文化的視覺形象來表達此見地,以此見地已有充份的經典、語言、文字表達,足以達到使人理解的目的。


今人之謗密者,多為其佛像之外貌,示現淫、怒、癡而不同於漢傳,「然佛實無少法可執,況諸煩惱」;其像原本惟欲表示煩惱亦佛性所顯,煩惱之性本清淨之意,然若修行者不坦誠面對生命種種二元面向而轉化之,則煩惱仍為煩惱,必不可能自行清淨而為道用!
圖:忿怒金剛手菩薩聖像
 

昔時文成公主下嫁西藏時也帶有太極圖及道人儒士,彼時太極圖便艷驚四座,以其代表"天地萬物陰陽生剋"之至理(漢人將陰陽以最簡潔的色相表示,抽象不具象,乃東方文化至簡深廣之其一精髓),此數術理學,亦早已生根於國人之生活、醫藥、飲食、文學、武術、創作等等一切認知之中而無礙,故或非必要得經由此等在地域文化差異下具爭議性的形象方式,來詮釋同於萬物乃陰陽和合,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一味的見解。



太極圖代表"天地萬物陰陽生剋"的至理(漢人將陰陽以最簡潔色相表示,抽象不具象,乃東方文化至簡深廣之精髓之一),此數術理學,早已生根於國人之生活日用,故或非必要得經由印藏此等地域文化差異下具爭議性的形象方式,來詮釋萬物乃陰陽和合,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一味的見解。


*************

今為示煩惱即菩提之一味相故,舉《圓覺經》所云: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圓覺經》 :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圖 : 北京 法海寺 明代壁畫  文殊菩薩聖像

 

此處為示此經義故,再舉懷師開示: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真正的佛法並不排斥、仇視其他的宗教,無論基督教、天主教、回教、道教、ㄧ貫道,甚至鬼道、魔道與佛教都在"道"中,均平等看待。
《金剛經》上說:『ㄧ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每一位教主都悟了道,只是所見的程度有深淺而已。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不管你有沒有成佛,有沒有悟道,境界都一樣,沒有悟道的人也ㄧ樣在佛境界中,只是不知道而已。

"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

悟了道以後才曉得戒、定、慧是把淫、怒、痴轉過來,戒、定、慧與淫、怒、痴乃是同一體性。什麼是梵行?就是清淨行。你說貪、嗔、癡不清淨,嘿!佛卻在這裡說貪、嗔、癡是梵行呢!不過你不要看了這句話,就去亂搞,這是佛說的,這是佛的境界,你不是佛,你沒有悟道,不要亂來啊!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眾生是一切有知覺的生命,國土指的是沒有知覺的物質世界。換句話說,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是同一本體來的。



南師:悟了道後才曉得戒、定、慧是把淫、怒、痴轉過來,戒、定、慧與淫、怒、痴乃同一體性。什麼是梵行?就是清淨行。你說貪、嗔、癡不清淨,嘿!佛卻在這裡說貪、嗔、癡是梵行呢!不過你不要看了這句話,就去亂搞,這是佛說的,這是佛的境界,你不是佛,你沒有悟道,不要亂來啊!
圖左:普巴金剛聖像  圖右:金剛薩埵聖像  普巴金剛是金剛薩埵的忿怒相,具五方佛體性。

 

由上經教所示,可知佛法,實無少法可得,需於煩惱、菩提二相皆無所取,安忍心性,無功用行,成自解脫,然觀娑婆世界南瞻部洲眾生,時至此末法時期,煩惱深重而難斷,修行表象而難行,其主要原因,並非在於道理上無知於自身陰陽調和的重要與方向,實因現代多元文化導向之衝擊,使得原本中華文明儒釋道文武薰陶之基礎,漸漸失去其應有之重視。

懷師嘗言:「禪心、道骨、儒皮。」是以儒為釋之戒律;道為釋之禪定;禪為釋之慧命,三者應同為佛子立身之本的學問,以及菩提大道自覺覺他的承擔。

故吾歸結本文,由於佛教秘密法門在印、藏歷時已久,經歲月演譯,自然漸漸融入各自的風俗民情,然印、藏密法既東來漢地,如欲於此土生根、結果,吾等自當卸去不合本土,因地域而產生之風俗文化增衍,取其純粹,融儒家為基,合禮教以情;會道脈為友,「現量」於虛懷,「比量」以勘驗;於佛法則以《楞嚴》為據,簡擇成法式,各成儀軌。
 


佛教秘密法門在印、藏歷時已久,經歲月演譯,自然融入各自風俗民情,然印、藏密法既東來漢地,如欲於此土生根結果,吾等自當卸去不合本土,因地域產生的風俗文化增衍,取其純粹:融儒家為基,合禮教以情,會道脈為友;於佛法以《楞嚴》為據,簡擇成法式,各成儀軌。
圖 : 唐密 不空羂索觀音菩薩  法國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
 

五部瑜伽相應於儒家之性德之比喻

今於五部瑜伽,將其相應於儒家之性德,比喻如下:

「事部」觀佛於身外如長輩,以仰慕恭謹心承事之,其近乎「禮」。
「行部」觀佛於頂嚴如兄友,以親厚愛戴心善護之,其近乎「義」。
「瑜伽部」觀佛三密合己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以無分別平等心受持之,其近乎「仁」。
「上密」觀佛以煩惱為道用,轉化樂、明、無念,以理、事融攝,心任運之,其近乎「智」。
「阿努瑜伽」攝生、圓於一心,以緣起無我心合律之,其近乎「德」。
「阿底上師瑜伽」的上師是自性,其瑜伽即為相應之義,相應於自性,故能貫徹從皈依、出離、持戒、發菩提心、禪定,至圓滿悲智、福慧,故其近乎「道」。


吾亦相信,漢傳密續之復興,必然更使完備「如來一代時教」所授的一切秘密修行法門,願此尊勝不至隱覆,能發揮其為大乘佛教應世之功能,及成就佛法修行之功德。



吾亦相信,漢傳密續之復興,必然更使完備「如來一代時教」所授的一切秘密修行法門,願此尊勝不至隱覆,能發揮其為大乘佛教應世之功能,及成就佛法修行之功德。
圖 : 龍女 ( 右下 ) 獻經龍樹菩薩像


最後以此偈,向至尊上師龍樹菩薩祈請以及迴向。


《大吉祥滿願偈》

天乾本際中  無得皆具足

和光暨同塵  何需啟方便?

憫眾及法衰  氾濫與狂禪

故爾結密續  揉萃以合漢

毘盧心為尊  龍樹意為師

金剛薩埵傳  準提佛母法

大悲方便慧  轉呈入空性

尊重緣起故  三昧耶持守

不壞金剛願  諸戒菩提心

願諸佛加持  顯密皆圓融

         傳承令無缺

註:

密法是一種象徵主義,其圖像在視覺上具有相當的衝擊性,圖像對於能量的顯化比文字更有力,它更具有結構性,可說是一種符碼,或說是密碼。這樣直接挑戰視覺,衝擊感官神經的表法,自有它的作用,可說它是"密"的一部份。雖”直接’,卻”衝擊”,往往直指"世俗諦"上人性深層較不易接受或曝光的暗面。但一般人因文化禮教的差異性,對此很難過關,也往往因不了解這個符碼而產生諸多爭議。如雙身像也是呈現出陰陽這兩種能量之”人格化”的表徵。
 

在中土,抽象的太極圖、易經的陰陽爻相,固然已深表此義,且深入民間日用,只是此抽象表法雖易融於禮教文化,然除得道智高者,能得一知異,脫穎塵泥,耀濯清蓮外,但卻不足以使一般人便得覺醒二元,和諧轉化,及至昇華提升,故仍須開示導引,方可使入道境,並融通諸學以致用也。


一般人因文化禮教的差異性,往往因不了解密法符碼而產生諸多爭議。如雙身像也是呈現陰陽兩種能量之”人格化”的表徵。在中土,抽象太極圖、易經陰陽爻相,固然已深表此義,且深入民間日用,只是此抽象表法雖易融於禮教文化,然除得道智高者,能得一知異,卻不足以使一般人便得覺醒二元,和諧轉化,及至昇華提升,故仍須開示導引,方可使入道境,並融通諸學以致用也。

..........................................................................................
 

註1「大羅」:道教的經書《靈寶无量度人上品經》中曾提到:「…..大羅天者,虛皇居之,包含天地不可窮極。上无復祖為道為身,於五劫之間化生天地,大羅一炁生三,三生諸天萬物…..」,而宋朝在宋徽宗時也曾封佛教的大覺者為金仙,因此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亦曾被宋徽宗封為大羅金仙即是此理,由此可知「金仙」一詞是始於中國的宋朝時代。
 

註2「印、藏文化的視覺形象」:密法是一種象徵主義,其圖像在視覺上具有相當的衝擊性,圖像對於能量的顯化比文字更有力,它更具有結構性,可說是一種符碼,或說是密碼。這樣直接挑戰視覺,衝擊感官神經的表法,自有它的作用,可說它是"密"的一部份。雖”直接’,卻”衝擊”,往往直指"世俗諦"上人性深層較不易接受或曝光的暗面,但一般人因文化禮教的差異性,對此很難過關,也往往因不了解這個符碼而產生諸多爭議,如雙身像也是呈現出陰陽這兩種能量之”人格化”的表徵。

在中土,抽象的太極圖、易經的陰陽爻相,固然已深表此義,且深入民間日用,只是此抽象表法雖易融於禮教文化,然除得道智高者,能得一知異,脫穎塵泥,耀濯清蓮外,但卻不足以使一般人便得覺醒二元,和諧轉化,及至昇華提升,故仍須開示導引,方可使入道境,並融通諸學以致用也。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