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密會歸論 四 》

《 顯密會歸論四 》

文/聞如是

「論父續.母續.無二續之見.修.行.果與藏.通.別.圓之四種空性關係」

「父續」、「母續」儼然脫胎于唐密「金、胎二部」之衍生,「金剛部」—「五大」、「五蘊」、「五毒」、「五智」之雙運,象徵世間一體二面之現實;「胎藏部」—地、水、火、風、空、識、覺,代表萬物性相緣起之唯一,故「父續幻身」合世界如幻之現實為「融攝」,「母續光明」順天地相容生生不息為格局。


「父續」、「母續」儼然脫胎于唐密「金、胎二部」之衍生,「金剛部」—「五大」、「五蘊」、「五毒」、「五智」之雙運,象徵世間一體二面之現實;「胎藏部」—地、水、火、風、空、識、覺,代表萬物性相緣起之唯一,故「父續幻身」合世界如幻之現實為「融攝」,「母續光明」順天地相容生生不息為格局。
圖 : 翻攝網路,上下各為金剛鈴和金剛杵


佛說密法,入「加行」而復「正行」,啟方便而達究竟。若正心以視,即可超銓於意識形態之外,立正法於實相本份之中,體究世間一切學問尚需"正心",否則偏邪隨起,而究如來方便權化之次第,更需"修身",方使和節奉律。


佛說密法,入「加行」而復「正行」,啟方便而達究竟。若正心以視,即可超銓於意識形態之外,立正法於實相本份之中,體究世間一切學問尚需"正心",否則偏邪隨起,而究如來方便權化之次第,更需"修身",方使和節奉律。

漢密即是以漢傳佛法及華夏文明來進行詮釋的密法:

秘密法門為佛門「圓教」三大法門「禪那」、「舍摩它」、「三摩缽提」其中之一。法門亦一向為經典法教發揮作用最好的方式與手段,如念佛法門看似簡單,有一串念珠,有一顆誠心,跟ㄧ份擇善固執便可,但是它所依據的經典,卻有《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法華經普門品》、《般舟三昧經》,以及過去淨土宗祖師所作之論、所寫的注疏等,這些都是它的理論基礎。而疏有異,要依於論;論有異,要依於經;經有異,要依了義,乃至歸於本智。


法門亦一向為經典法教發揮作用最好的方式與手段,它所依據的經典,祖師所作之論、所寫的注疏等,都是它的理論基礎,而疏有異,要依於論;論有異,要依於經;經有異,要依了義,乃至歸於本智

歷史上密宗的發展符合它的民情跟文化特質,當時在印度看似無窮潛力,有傳法,有儀軌,各宗各派有他的修行心得,有他的秘密口訣,進而發展成「共」與「不共」的差異,以致於「續」( 註:密宗的經典 ) 的地位,遠遠高過於經教,而上師之經驗指授亦再凌駕於ㄧ切經續之上,實則,于師之誠故可貴,其險亦然!如今時藏密的達賴尊者,便時常告誡己之藏密門人「佛弟子要依循佛陀的教法,並審核你的上師說的話是否符合經典,如果是錯誤的言行,你就不應該隨喜追隨,要尊重古代的文化傳承,但是也要保持做為一個現代人在學習宗教上該有的警覺。」

擴充來說,一切佛弟子的言行準則,都必須符合大乘的經教,而禪、密、律、淨的法門也都應該以佛陀在經教中所指示的見行願為導歸,否則便偏頗了原本上師傳承佛法的本意,若上師本身的修持的確與釋尊所指導的無異,那上師瑜伽的價值與功德便能圓滿!



禪、密、律、淨的法門也都應該以佛陀在經教中所指示的見、修、行願為導歸,否則便偏頗了原本上師傳承佛法的本意,若上師本身的修持的確與釋尊所指導的無異,那上師瑜伽的價值與功德便能圓滿!

其實會選擇學習佛法的人,本身所樂於追求的就是佛陀的智慧,也就是宇宙生命的"實相",而不是"偶像",如此便不應該再讓自己涉入迷信或權威之中,所以以漢傳為立場,重新以佛說的經典作為依據,來解釋「密續」,匯編儀軌,這對漢傳佛教的密法傳承就變成十分重要!如果這個法門的詮釋並不能夠適應這個土壤,那麼這個種子就難以發芽茁壯,甚至扎根,也如同在博物館欣賞其他文化的美麗文物一般,終究只能算是一種尊重與交流。

學習佛法的人,樂於追求的是佛陀的智慧,也就是宇宙生命的"實相",而不是"偶像",如此便不該再讓自己涉入迷信或權威之中,以漢傳為立場,重以佛說經典為依據,來解釋「密續」,匯編儀軌,這對漢傳佛教的密法傳承就變成十分重要!如果此法門的詮釋不能適應這個土壤,則種子就難以發芽茁壯甚至扎根。
圖 : 說法印

論「母續」應有之見地:

由於「母續」易為人所錯解,故先論「母續」應有之見地。「母續」的代表是金剛瑜伽母,祂代表吾人本俱的心性。心性非虛空,然佛陀卻常用虛空喻之,因虛空無障礙故,雖日晴而無增,處暗穢而無損,四季分明於其中,萬象興替於框懷,此空非頑空,能感通法流,故君子遊藝可行於事業,品德厚集於蘊涵,創意空靈於機感,此皆如空之心、返虛之性所感應通達之緣故。空為萬象之母,心者含識之源,此通於"「圓教」之ㄧ心,而吾謂「母續」應具有之見地也!"



「母續」的代表是金剛瑜伽母,祂代表吾人本俱的心性。心性非虛空,然佛陀卻常用虛空喻之,因虛空無障礙故。空為萬象之母,心者含識之源,此通於"「圓教」之ㄧ心,而吾謂「母續」應具有之見地也!"
圖 : 翻攝自網路, 尼泊爾金剛瑜伽母聖像

論「母續」應有之修證:

佛教所示,由聞、思、修入三摩地,全戒、定、慧得無漏果。然無漏之性本俱,有漏無明故染,染之在身為惡業,語、意亦然,故令三業清淨,乃修持之所為,是以聲聞戒法,首重身、口,現行若斷,則心亦遠垢,涅槃將證,人天師表,眾生依皈,是真正之僧寶,而卻非常住 ( 僧寶 ),以其誓入涅槃故,五蘊將凝,息機滯空,縱經寂滅身心,歷萬千大劫,然由往昔聞佛所示大乘法種,仍有疑故,一旦疑生驚覺,必出涅槃之外,惟有重奉大乘,歸菩薩藏,修菩薩行,轉識成智,是故佛曰:「一切眾生畢竟成佛。」

煩惱種子,理應當斷,而因其性本空,非實能斷,故大乘惟以轉化而至清淨,令無礙於菩提,而說「修所斷」。

既曰轉化則屬有為,故縱說解脫,亦不出境界,唯是漸淨而至無漏而已,以離貪得樂;離瞋得明;離痴得無念。樂無念是貪等煩惱解脫之相,亦是染中之淨分,然染淨實皆菩提種子之養分而已,如污泥雖可益化青蓮,然無種不能成就;慈母雖三遷求良居,若根性未符仍庸碌難成,是故發菩提心方為根本。未悟者修樂、明、無念,促三界內之「加行」;已悟者修樂、明、無念,印戒、定、慧以全功。



樂、明、無念是貪等煩惱解脫之相,亦是染中之淨分,然染淨實皆菩提種子之養分而已,如污泥雖可益化青蓮,然無種不能成就;慈母雖三遷求良居,若根性未符仍庸碌難成,是故發菩提心方為根本。未悟者修樂、明、無念,促三界內之「加行」;已悟者修樂、明、無念,印戒、定、慧以全功。

《諸法無行經》法偈中云:「…..諸佛之法王,法藏叵思議,無量方便力,引導諸眾生,以一相法門,令入寂滅道……」是即煩惱性本寂滅,既得煩惱寂滅為道用,則脫聲聞、獨覺於自性本來圓滿之畏慄,以及一向背離「煩惱即菩提」、「輪涅無二」之正理的二乘習氣。

菩薩道乃長劫所修,菩提自性中一切法皆需圓滿修學,故應當發獅子吼長遠之心,不以二乘解脫得少為足,能相應無始無明住地而出生「上煩惱」,直至成佛不捨煩惱,直至成佛方斷煩惱。

今舉《勝鬘經》所云:
「過恒沙等所應斷法不斷故。過恒沙等法應得不得應證不證。是故無明住地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上煩惱。彼生心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禪上煩惱。正受上煩惱。方便上煩惱。智上煩惱。果上煩惱。得上煩惱。力上煩惱。無畏上煩惱。如是過恒沙等上煩惱。如來菩提智所斷。一切皆依無明住地之所建立。」

今人間佛教中一般具有智養的凡人,於自身的煩惱,若不逃避而能正視,不畏懼而能接受,不扭曲而能轉化,終能達成人間少分之快樂、少分之清明、少分之寧靜,況修佛者,而於自身樂、明、無念能不自在?百法明門中,善惡之「心所」法,皆為一心體中妄心染、淨之變相,故雖能轉化,亦必需"離相”,否則雖執著於"淨相",仍將侷限心性,窒礙難行!故智者以"無為"為道,能任運有為, 如善財童子需歷五十三參,華嚴境界遊普賢之身,方知實際本位中無善無惡,亦即善即惡,是以惟善之中半普賢,惡中修善滿普賢。


能證知一切染、淨二邊之法相,性本寂滅,而以此「煩惱性寂滅為道用」,此方是"通於「別教」之修道,吾謂「母續」轉化道所依之修證也!"


善惡之「心所」法,皆為一心體中妄心染、淨之變相,故雖能轉化,亦必需"離相”,否則雖執於"淨相",仍將侷限心性,窒礙難行! 如善財童子需歷五十三參,方知實際本位中無善無惡,能證知一切染、淨二邊之法相,性本寂滅,以此「煩惱性寂滅為道用」,方是"通於「別教」之修道,吾謂「母續」轉化道所依之修證也!"
圖 :〈善財童子參大天神〉,平安時期十二世紀,日本大阪.藤田美術館藏。

今舉佛說《諸法無行經》法偈以為證:

 貪欲是涅槃  恚癡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  有無量佛道

 若有人分別  貪欲瞋恚癡

 是人去佛遠  譬如天與地

 菩提與貪欲  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門  平等無有異

 凡夫聞怖畏  去佛道甚遠

 貪欲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

 若人有我心  及有得見者

 是人為貪欲  將入於地獄

 貪欲之實性  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實性  亦是貪欲性

 是二法一相  所謂是無相

 若能如是知  則為世間導

 若有人分別  是持戒毀戒

 以持戒狂故  輕蔑於他人

 是人無菩提  亦無有佛法

 但自安住立  有所得見中

 若住空閑處  自貴而賤人

 尚不得生天  何況於菩提

 皆由著空閑  住於邪見故

 邪見與菩提  皆等無有異

 但以名字數  語言故別異

 

 若人通達此  則為近菩提

 分別煩惱垢  即是著淨見

 無菩提佛法  住有得見中

 若貪著佛法  是則遠佛法

 貪無礙法故  則還受苦惱

 若人無分別  貪欲瞋恚癡

 入三毒性故  則為見菩提

 是人近佛道  疾得無生忍

 若見有為法  與無為法異

 是人終不得  脫於有為法

 若知二性同  必為人中尊

 佛不見菩提  亦不見佛法

 不著諸法故  降魔成佛道

 若欲度眾生  勿分別其性

 一切諸眾生  皆同於涅槃

 若能如是見  是則得成佛

 其心不閑寂  而現閑靜相

 是於天人中  則為是大賊

 是人無菩提  亦無有佛法

 若作如是願  我當得作佛

 如是之凡夫  無明力所牽

 佛法湛清淨  其喻如虛空

 此中無可取  亦無有可捨

 佛不得佛道  亦不度眾生

 凡夫強分別  作佛度眾生

 是人於佛法  則為甚大遠

 若見眾生苦  則是受苦者

 眾生無眾生  而說有眾生

 住眾生相中  則無有菩提

 若人見眾生  是畢竟解脫

 無有婬恚癡  知是為世將

 若人見眾生  不見非眾生

 不得佛法實  佛同眾生性

 若能如是知  則為世間將

 若人欲成佛  莫壞貪欲性

 

 貪欲性即是  諸佛之功德

 若人欲發心  隨順菩提道

 莫自有分別  心異於菩提

 發心即菩提  知是為世將

 若說外道惡  稱佛世中尊

 是二說非異  知是為世將

 若人求菩提  是人無菩提

 若見菩提相  是則遠菩提

 菩提非菩提  佛以及非佛

 若知是一相  是為世間導

 若人作是念  我當度眾生

 即著眾生相  是人無菩提

 亦無有佛法  住於有見中

 貪欲無內外  亦不在諸方

 分別是空法  凡夫為所燒

 如幻如焰響  如夢石女兒

 諸煩惱如是  決定不可得

 不知是空故  凡夫為狂惑

 若求煩惱性  煩惱即是道

 若有人分別  是道是非道

 是人終不得  無分別菩提

 凡夫畏佛法  去佛法甚遠

 若不疑空法  是人得菩提

 一切有為法  即是無為法

 是數不可得  無數故無為

 若以菩提心  自高無所畏

 自念當作佛  是人無菩提

 亦無有佛法  離菩提寶印

 若有但誦經  憶想作分別

 不深思義趣  但為貪名利

 自念當作佛  必成無有疑

 唯貪於名利  讀經住閑靜

 分別少欲行  還為貪心牽

 若欲捨遠貪  不得遠於貪

 若達貪實法  是人能離貪

 

 不得法實際  雖長夜持戒

 得諸無礙禪  不入佛法味

 知法無有性  不壞一切法

 不言戒非戒  得脫有見中

 以無持戒性  知於持戒法

 如是知戒相  終不毀於戒

 諸佛之法王  法藏叵思議

 無量方便力  引導諸眾生

 以一相法門  令入寂滅道

 凡夫聞佛說  無我無有法

 一相自性空  不信墮深坑

 雖白衣受欲  聞是法不畏

 勝於頭陀者  住在有見中

 現在十方佛  利益諸世間

 知法如虛空  皆以得菩提

 若有無智者  樂於分別法

 聞是實法者  則生疑怖畏

 是人無量劫  備受諸苦分 。


論「母續」應有之行持:

次論其「母續」之行,然既曰「母續」則為能生,非是所生,而能生者何以為修?性常住故,既無以能修證,將何以為其行願?以行則必合於生活之日常作用之間,否則修證與行願二者將不分。嘗聞言:佛法要能運用於日常生活才有意義。然說此語者必不懂勝義之佛法,所謂人類生活中之智慧,是所有宗教哲學,乃至具有人生處世經驗者,皆可傳授分享之心得,何須三乘佛法之傳承與教授?佛如曇花一現,千萬億劫方出生於世,所教最淺聲聞之二乘,尚且能令眾生脫離無始以來輪迴大海苦難,跳脫三界生死之外,入無餘涅槃解脫之中,況菩薩乘及ㄧ佛乘中佛智所教頓、漸、秘密之證量,其乃世間法中一切外道智者夢亦不曾夢見者,況能宣說?!故不應惟說"佛法在生活中之「世俗諦」見解",更應當說"生活在佛法中之「勝義諦」見解",以三界六道皆由此本俱之佛法(心性、自性)所生、所顯也!以無此佛法則無一切眾生,乃至無宇宙及三界六道之世間也!!



不應惟說"佛法在生活中之「世俗諦」見解",更應當說"生活在佛法中之「勝義諦」見解",以三界六道皆由此本俱之佛法(心性、自性)所生、所顯也!以無此佛法則無一切眾生,乃至無宇宙及三界六道之世間也!!

然今既論其行,必須合於有情眾生之生活世界,否成空談,有情既稱「含識」,當知其識則有差別,識所行之分別亦盡皆不同。《起信論》云:「心不見心。」今所謂外道者,迷心外有法而言,如眼乃色法,色法不見色法,所以亡者之眼雖在,卻不能視物,心亦不見色法,故閉眼者心不見身外物,亦不見身內物,此等大乘相應無始無明所需之疑情,可自行參見《首楞嚴經》,在此無需贅言,今惟以此疑為一燈引,以便趨無明之窟而已。

識即"分別",唯識亦名「法相」,此宗乃佛陀第三轉法輪,乃究竟說,雖天台判在「別教」,然若無此法教便無能全解「圓教」之一心義,故今為此權分「行之三層」—上、中、下智,分別相應佛乘、菩薩、聲聞獨覺。上智者能見識之分別於「外相分」,當即性相一如,合光塵於無二;中智者惟見識之分別於「內相分」,觀照五蘊皆空,脫塵勞於妄執;下智者得見識之分別於六塵緣影,能自省而厭離,積習漸薄於離攀緣。三層皆不離世間,亦不出心性,心物不二故,此時方可謂:「生活即佛法,佛法即生活」!


識即"分別",唯識亦名「法相」,雖天台判在「別教」,然若無此法教便無能全解「圓教」之一心義,今權分「行之三層」—上、中、下智,分別相應佛乘、菩薩、聲聞獨覺。上智者能見識之分別於「外相分」,即性相一如,合光塵於無二;中智者惟見識之分別於「內相分」,觀照五蘊皆空,脫塵勞於妄執;下智者得見識之分別於六塵緣影,能自省而厭離,積習漸薄於離攀緣。三層皆不離世間,亦不出心性,心物不二故!
圖 : 
《攝大乘論》是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最為重要的論典之一。

今舉龍樹云:「諸法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亦不無因生。」是以因中本俱緣、果而無生,而緣、果亦然,行人知此則可「悟其因、順其緣、合其果」於世間行願而無礙矣。佛云:「見緣起即見佛」。《楞嚴經》中言:「於微塵中轉大法輪」。《普賢行願品》中則亦云:「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一切經皆說大乘真正之緣起性空,以緣起非斷,即「生起次第」;以性空亦非常,即「圓滿次第」,所以修密法之生、圓二次第不可以離經教!「母續」側重光明,母光為其能生,子光為之所顯,子母相會,則如慈母之覓得親子,願行已了,亦如演若達多之頭本無失,識途者之方本無迷,能見緣起則能溫柔慈悲;體性空則便豁達智慧,如此"善體於空性,體空者同於「通教」,吾謂此「母續」應有之行持也!"


一切經皆說大乘真正之緣起性空,以緣起非斷,即「生起次第」;以性空亦非常,即「圓滿次第」,所以修密法之生、圓二次第不可以離經教!「母續」側重光明,母光為其能生,子光為之所顯,子母相會,則如慈母之覓得親子,能見緣起則能溫柔慈悲;體性空則便豁達智慧,如此"善體於空性,體空者同於「通教」,吾謂此「母續」應有之行持也!"

論「母續」應有之果德:

大乘「密法」的要領不在默守於空寂的「禪那」伏斷煩惱,它更積極於轉化,使其清淨,直至解脫,所以屬於如幻「三摩缽提」所含攝,因此它的果證勢必回到經教!"最終完成究竟之解脫為其結果,這是吾認為「母續」應該要有的果德!"



大乘「密法」的要領不在默守於空寂的「禪那」伏斷煩惱,它更積極於轉化,使其清淨,直至解脫,所以屬於如幻「三摩缽提」所含攝,因此它的果證勢必回到經教!"最終完成究竟之解脫為其結果,這是吾認為「母續」應該要有的果德!"

今示吾之一偈頌,關於轉化道次第,名為「顯密圓通祈願」,或有助於學人之勝解,今亦列於後:

《顯密圓通祈願偈》

轉化道次第  先識貪等性  雖空卻熾然  今生者殊勝

禪密即果乘  大貪以為道  能於樂鬆坦  大嗔以為道

於明中鬆坦  大癡以為道  無念空鬆坦  明空大樂中

同體生悲智  方便令成佛

 

基於空有教  先知離斷常  復於寂然心  自生本尊天

佛慢當具足  理事方齊備  金薩淨報身  五方佛灌頂

雙運啟空樂  令生伏魔力  四方空行等  即息增懷誅

至阿努瑜伽  獅面及普巴  空相熾然力  能助阿底功

大圓滿勝慧  中觀大手印  至此以調勻  能得無二者

空樂悲智力  無得中修得  無證中取證  如幻中起觀

依無常力勤  依無我力空  依涅槃力悲  精勤空悲力

即是成密續  上師承諸佛  我亦承上師  恩源不斷故

迴向正法住  俱德師長壽  眾生正等覺  三界悉和平。

至於「父續」成就法,以及「無二續」大致內容,礙於篇幅,只好分散至它章,於未來再予論述。

註:

其實學習密法一定要依據經典,如果只依靠儀軌,則不容易見到另一個文化常年包裝下的實際內容,甚至會嚴重誤會它的內涵,在已有的誤會之下,及不善有心人再加以利用,最終失去它原本的價值,實在非常可惜。過去幾十年前,常常看到喜愛中華文化的西方人士,穿上馬褂,戴上圓帽,逢友便打躬作揖,試問,這樣真的就代表已懂得中華文明仁義禮教的實質內涵嗎?其實同此理,學習「密續」也是同樣的意思,必須要正本清源,否則便如已圓寂之寧瑪派貝諾法王所曾提及的:如不知儀軌的真實意涵,則搖鈴打鼓等同兒戲…..


學習「密續」也必須要正本清源,否則便如已圓寂之寧瑪派貝諾法王所曾提及的:如不知儀軌的真實意涵,則搖鈴打鼓等同兒戲…..

顯密第四章附記:

今天一早在公園的ㄧ個位子坐下 ,剛好是地板最前端的三角形 ,就如同空行之壇城 ,更巧的是尖端前面指向一個地下水溝 ,而它正被四位公務人員 ,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 ,將它打開並且清理 。由於今天正好是護法日 ,也許是我寫顯密會歸第四章的一個吉祥緣起 ,似乎象徵著密法過去的誤解將被澄清 ,可以回歸到祂本來的清淨 ,以及開展有利益於眾生未來不間斷的功德。



圖上 : 空行壇城局部放大圖
圖下 : 公園所見的地板前端指向地下水溝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