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密會歸論 三 》
《 顯密會歸論 三》
顯密均必論及空性,然卻有其對空性認識上的差異。
空性者,心性之通稱,為佛教經續所歷用;佛說三乘及歷史三乘(註1)所共證;亦一切顯密修證法相,如「真心」、「法性」、「三身」、「五智」、「八識」、「中脈」、「智氣」、「明點」、「大印」、「明體」、「明覺」、「如如」等法相,所依止的唯一自性本體。
空性者,心性之通稱,為佛教經續所歷用;佛說三乘及歷史三乘所共證;亦一切顯密修證法相,如「真心」、「法性」、「三身」、「五智」、「八識」、「中脈」、「智氣」、「明點」、「大印」、「明體」、「明覺」、「如如」等法相,所依止的唯一自性本體。
一.論空性與「中脈」:
空性為中脈所依淨體。中脈包含空有、心物、虛實等,脈則為空性之淨色,氣脈因無明而有染,罪盡而還淨,故知密宗所謂中脈之取證,必相應於空性,否則同墮於「身見」(註2)。
二.論空性與「真如」:
空性為「真如」之能顯。以「真如」為佛果之因位,依「真如」方能觀行經中之法義,生漸悟所需之深廣般若種智,直至成佛,「一念及無始二無明」(註3)皆滅盡,方能承擔空性之果德,始號「果位真如」。
三.論空性與「大手印明體」:
空性為「明體」之表示;「明體」亦即空性之現成。證得「明體」之人,可以用空性之內涵來做為「明體」的傳達。「明體」者,以其體為空,其明為性;亦可以說,空是「明體」之體,性則是「明體」之明。而此空之體惟自生,故自解脫;此性之明惟自顯,故自莊嚴,此即「大印」之「明空不二」。「明體」之無修,以其本來清淨圓滿;「明體」之無證,以其離語言、文字 、心緣三相;「明體」為「俱生智印」,亦通禪宗,「入、出、用、了」四層證量。如此之「明體」,方能為空性之現成,所謂現成,非由"觀想"及"臆測"所能得。
四.論空性與「阿底瑜伽」之「明覺」:
空性者為「明覺」之面目。「明覺」有同時具備體性、相、用的意旨,以有體自有明,有覺自有用故。「明體」無所緣空性中,建立「阿底瑜伽」行一切法無二「融攝」之相續,如《心經》所云:「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明覺」是「般若」之體,非經由此體隨經教而進行觀行後所生之「般若」慧,以此慧乃"識心知解言會"的境界,仍非根本,及或尚未達究竟故。
「明覺」是「般若」之體,非經由此體隨經教而進行觀行後所生之「般若」慧,以此慧乃"識心知解言會"的境界,仍非根本,及或尚未達究竟故。
是故空性者,佛法之基礎,八萬四千法門出生之母。顯密一切見修同攝於空性,「中觀」、「唯識」闡其性相;「本尊生、圓」(註4)彰其功德;《華嚴十玄》(註5)增益空觀;「法相五重」(註6)勘驗空證;「三論」(註7)嚴碩空理;《阿含》旨歸空寂;禪宗實悟空性於現量;淨土取證空性於華開。世出世間法無不歸於空性!佛既尊稱空王,「人法二無我」是空之智慧;「三輪體空」者是空之修持;「輪涅無二」者是空之果證。
故知空性乃真妄、常斷、有無、一異、俱不俱、真俗、動靜、虛實、輪涅等二邊雙泯雙俱之相,得一者則可「等持」;見異者則待「雙運」。
五.論空性與「大圓滿」之「且卻」、「托嘎」:
空而自生故自解脫,相應於「且卻」本來清淨見,「根本無分別智」無疑而證;性而自顯故自莊嚴,相應於「托嘎」本來圓滿見,「後得無分別智」,無礙而得。
佛以一音演說之,眾生隨類各得解;天台判教,空性一義,一分為四:「藏」、「通」、「別」、「圓」,為「化法四教」。
一、論「藏教」之空性義:
性空基於緣起,觀察諸法除「自心本際」之外,皆緣起無實,說為「無自性空」,此空由析可得,為漢傳「三藏教」(註8)所宗。
二、論「通教」之空性義:
既一切法無所得,於此無所有中而體常住,漢傳「通教」稱之體空,而實無一法、一相、一法之可得。
三、論「別教」之空性義:
心識為體,識心為用,心由識能用,識依心而存。其識有八:前「五識」了別—了別色、聲等五塵;「六識」分別—分別落榭影塵(法塵);「七識」思量—思量人、法「能、所」;「八識」俱五塵外遍行功能—故能遍覺根、身、器界、眾生心行,唯於七轉識所緣之「內相分」六塵境界無所了知、無為、無記,從不干預。「八識」俱「三藏」(能藏、所藏、執藏),其所生、顯之一切性相功用等...盡屬此識體,此「第八識」亦稱為「心王」,漢傳「別教」以此為宗。
四、論「圓教」之空性義:
一心者,超思量、越六道、滿普賢願、盡「十法界」,層層含攝,無障無礙,初發心即正等覺,「三身五智」,皆源此本俱一心,漢傳「圓教」以此為宗。
五、論「頓教」之修空性:
無修無證,本自圓成。今舉六祖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故知空性乃包含身、語、意 、蘊、處、界、輪涅、正邪、染淨;及「法、報、化」等完整之空性,但隨各宗所見之差異,便有所修與果證之差別。
圖 : 廣州六榕寺 禪宗六祖坐像
六、論「漸教」之修空性:
菩薩必俱空性而方能入漸修位,因漸修非同於「加行」(註9),需以空性之證悟為基礎,故知空性於漸修位中之重要實同於「頓」與「秘密」,以無空性將無以斷「見所斷惑」;無空性將無以盡「修所斷惑」。
菩薩道之「三賢十地」(註10),若無空性則無「七住」(註11)之「般若正觀」現前;無空性則無以入「習、性、道、聖」等菩薩種性。
無空性則無以住自心現量,觀「五法」(註12)、「三自性」(註13)、「七種性自性」(註14)、「七種第一義」(註15)。
以無空性則無「四種清淨能攝諸地」:所謂「增上意樂清淨,攝於初地」;「增上戒清淨,攝第二地」;「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增上慧清淨,於後後地轉勝妙」故,當知能攝從第四地乃至佛地。
「三賢位至等覺位」:
一、以無空性則無從於三賢位之「勝解行地」,證入「菩薩初地之正性離生」。
二、以無空性則未能於微細毀犯現行中正知而行。
三、以無空性則未能得世間圓滿、「等持」、「等至」,及「圓滿聞持陀羅尼」。
四、以無空性而未能令隨所獲得「菩提分法」(註16),多修習住,心未能捨諸等至愛及與法愛。
五、以無空性而未能於諸諦道理如實觀察;又未能於生死、涅槃棄捨,一向背趣作意;又未能修方便所攝「菩提分法」。
六、以無空性而未能於生死流轉如實觀察,又由於彼多生厭故,未能多住無相作意。
七、以無空性而未能令無相作意、無缺、無間、多修習住。
八、以無空性而未能於無相住中捨離功用,又未能得於相自在。
九、以無空性而未能於異名眾相、訓詞差別、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
十、以無空性而未能得圓滿法身現前證受。
十一、以無空性而未能得「等覺位」遍於一切所知境界無著、無礙、妙智、妙見,以無空性之故,則無法圓滿此「十一種分」,普攝諸地。
十地是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階位
菩薩轉依空性故,得未曾得出世間心,生大歡喜,是故最初名「極喜地」;
轉依空性故,而遠離一切微細犯戒,是故第二名「離垢地」;
菩薩轉依空性故,由彼所得「三摩地」及「聞持陀羅尼」,能為無量智光依止,是故第三名「發光地」;
菩薩轉依空性故,由彼所得「菩提分法」,燒諸煩惱,智如火焰,是故第四名「焰慧地」;
菩薩轉依空性故,由即於彼「菩提分法」,方便修習最極艱難,方得自在,是故第五名「極難勝地」;
由轉依空性故,因現前觀察諸行流轉,又於無相多修作意,方現在前,是故第六名「現前地」;
由轉依空性故,能遠證入無缺、無間、無相作意,與清淨地共相隣接,是故第七名「遠行地」;
菩薩轉依空性故,由於無相得無功用,於諸相中不為現行煩惱所動,是故第八名「不動地」;
轉依空性故,於一切種說法自在,獲得無罪廣大智慧,是故第九名「善慧地」;
轉依空性故,麤重之身,廣如虛空,法身圓滿,譬如大雲,皆能遍覆,是故第十名「法雲地」;
菩薩轉依空性故,永斷最極微細煩惱及所知障,無著無礙,於一切種所知境界,現「正等覺」。
《金剛經》亦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以空性乃無為法,不論「三賢十地」或者「六道眾生」,此無為之心體與佛皆乃無異,所異者其中無明之深淺、習氣之厚薄等不一而已,故知縱能悟無為之空性,亦仍有無為空性中之對治,方顯出有為境界內之差別。
《金剛經》亦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以空性乃無為法,不論「三賢十地」或者「六道眾生」,此無為之心體與佛皆乃無異,所異者其中無明之深淺、習氣之厚薄等不一而已,故知縱能悟無為之空性,亦仍有無為空性中之對治,方顯出有為境界內之差別。
敦煌出土的唐代金剛經(868年),現存最早的印刷品之一,藏於大英圖書館
今舉《解深密經》中所示,漸修位之菩薩,於諸地中轉依空性之對治:
謂於初地有二愚癡:一者、執著「補特伽羅」(註17)及法愚癡,二者、惡趣雜染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於第二地有二愚癡:一者、微細誤犯愚癡,二者、種種業趣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於第三地有二愚癡:一者、欲貪愚癡,二者、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於第四地有二愚癡:一者、等至愛愚癡,二者、法愛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於第五地有二愚癡:一者、一向作意棄背生死愚癡,二者、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於第六地有二愚癡:一者、現前觀察諸行流轉愚癡,二者、相多現行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於第七地有二愚癡:一者、微細相現行愚癡,二者一向無相作意方便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於第八地有二愚癡:一者、於無相作功用愚癡,二者、於相自在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於第九地有二愚癡:一者、於無量說法、無量法句文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癡,二者辯才自在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於第十地有二愚癡:一者、大神通愚癡,二者、悟入微細祕密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於如來地有二愚癡:一者、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二者、極微細礙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今隨順主題,稍論及藏傳各派空性見地修證之差異,以為漢傳之參考與反思。
一、「格魯派」之論空性:
藉「唯識」而知有極微細識心之相續,取「中觀」而再截法執;於無所有體空中,借微細識心,生起本尊天觀,修心氣不二;攝持能觀、所觀,歸於心識光明,母子相會,於此極微細心續流中,求證「五智」、祈圓「三身」,由顯而密。此派印度那難陀學系,經龍樹、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初「噶當派」為其前身;宗大師有兩大傳承弟子達賴、班禪,形成二大不同的轉世傳承系統,雖轉世系統不同,但在清朝其政治宗教地位是平等的,後因時代的演變才有所變動,僧侶著黃衣黃帽,故人亦稱「黃教」,為今格魯即是。懷師亦曾云:「噶當修法,次第井然,戒律嚴謹,最為讚賞。」
二、「噶舉派」之論空性:
所修為「恆河大手印」;不用「中觀」、「唯識」,直下截其識心、見其心體,超出能所,既離「表義名言」之佛法;亦非純「顯境名言」之定境,由絕相待故,稱為「明體」。「大手印」者,修「四瑜伽」(註18):專一「明體」,是「專一瑜伽」;「明體」之體是空性之"空",「明體」之明是空性之"性"。「明空雙運」是「離戲瑜伽」。「明空不二」是「一昧瑜伽」。明空圓成,是「無修瑜伽」。故知「大印」不出空性範圍,也因為「大手印」是「頓法」,不是「漸修」,故「四瑜伽」只是指四種"層次",並非有四個次第",此派源於白衣,人稱「白教」,據傳達摩祖師回印度時曾於藏地教導禪宗,並與此派祖師密勒日巴交流所悟,故此派亦尊達摩為其傳承祖師。
三、「覺囊派」之論空性:
「覺囊派」雖屬白教中一小派(是藏傳佛法的一個分支),然而專修眾多,譽滿藏地。此派取佛陀三轉法輪義,故側重「唯識」,以增益「中觀」,離「心、意、意識」,既證其心,「定」則安隱無為,舍摩如鏡;「慧」可藉真如,觀行經論,增上慧學;既見涅槃,通「禪那」可靖守無漏;既明「唯識」,心外無法,主張中觀之他空見(註19),御幻觀可融攝「生、圓」。此派得印密之「時輪法」傳承。亦多修瑪幾拉準祖師「施身修法」等,如此增減如意,於「大印」、「真如」、「經教」等,所修皆專勤,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其特別之特色,故於此論提及。
四、「薩伽派」之論空性:
「薩伽派」不共教法甚多,所論空性以道果大圓勝慧,聞名遐邇。此法可善巧融攝「大印」、「中觀」、「唯識」、「涅槃」、「轉化道」、「解脫道」等顯密法門而通透之。雖信解佛性本淨,但強調眾生累劫垢濁罪深業強,是以非經次第不足以達圓滿之果,是為秘密中之漸道也。因主寺圍牆上塗有象徵三大怙主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和金剛手菩薩之智慧、慈悲和力量的紅、白、黑三色,故常被稱為「花教」。
五、「寧瑪派」之論空性:
為「九乘佛法」之巔,謂「阿底瑜伽」,其為「大圓滿」教,同於漢傳之圓頓禪教;「大圓滿」第三代祖師是漢人,名師利.星哈,大唐時入印得法於二祖妙吉祥友,並傳法於蓮師,後化虹身,隱世於五台山,此派亦傳有應時應劫之「伏藏法」,內容涵蓋藏傳各宗的顯密諸法;因其歷史最久,又稱老派、舊派,人稱為「紅教」。
圖 : 「大圓滿」第三代祖師漢人師利.星哈
天台判教對佛教的貢獻
嘗聞天台「教儀」,傳於魏晉,故其「頓」,非同六祖大行之禪;其「密」僅限「下三部密」;其「漸」亦唯有「二轉法輪」範圍之「漸」,然此等看法,等於將自己侷限,未能識得智者大師之智慧,以及天台宗對佛教真實的貢獻。
其實,所謂「教儀」者,乃規劃、歸納、提綱挈領之學也,譬如既有其母體,則一切載體皆可以收納己用,歷代所有的「頓」、「漸」、「密法」,亦皆可以成為新添、舊延之內容與經驗;故實無需受限於過去之「只有」,亦可以開展鋪陳一切現在及未來之「已有」跟「當有」!
嘗聞天台「教儀」,傳於魏晉,故其「頓」,非同六祖大行之禪;其「密」僅限「下三部密」;其「漸」亦唯有「二轉法輪」範圍之「漸」,然此等看法,等於將自己侷限,未能識得智者大師之智慧,以及天台宗對佛教真實的貢獻。
今觀藏傳佛教,雖未有如吾漢傳天台「教儀」,對佛教一切佛法及修證之方法,立有「化法」、「化儀」之規劃;但因其並不刻意分別取捨佛說「頓」、「漸」、「秘密」之「化儀」,故各派雖各有其見、修、行、果的差異,亦允其辯正,終使成為一較完整之佛法見修體系,並具備了各宗派自成系統的「頓」、「漸」、「秘密」法門,並含納大小乘空義之各別特色之法教。
反觀當代之漢傳,時或尊「頓」而輕「漸」,時或執「漸」而以為「頓」;有謗「禪」為小乘者;有說小乘為原始正說,而大乘卻非佛陀所親說者;還有邪視淨土經典,認為其來源是拜日之信仰者;當然更有偏責密宗唯是邪外,而並無意願客觀深究者,此等自讚非他習慣不改,久則自將分割「頓」、「漸」、「秘密」,迷惘「藏」、「通」、「別」、「圓」。
反觀當代之漢傳,時或尊「頓」而輕「漸」,時或執「漸」而以為「頓」;有謗「禪」為小乘者;有說小乘為原始正說,而大乘卻非佛陀所親說者。
還有邪視淨土經典,認為其來源是拜日之信仰者;當然更有偏責密宗唯是邪外,而並無意願客觀深究者,此等自讚非他習慣不改,久則自將分割「頓」、「漸」、「秘密」,迷惘「藏」、「通」、「別」、「圓」。
圖 : 密宗祖師蓮花生大士
現代更有隨「西方一神教代言佛教學者」之所言,而併同起舞者,使中華佛學盡成考究之學,反尊日本批評佛教,繆《阿含》為唯一真說,將諸大乘經典,盡視其為偽經。不料才捨離大乘如來藏空性知見,便隨落斷、常二邊之中,時以識心為恆,又將涅槃為斷,使得禪密墮弄精魂(覺知)之內,僧團求得度於人天善法之中,終將僧俗無分、本分錯亂,誠如佛語所示末法之亂象,所謂:「一片爭論」也。
現代更有隨「西方一神教代言佛教學者」而起舞者,使中華佛學盡成考究之學,反尊日本批評佛教,繆《阿含》為唯一真說,將諸大乘經典,盡視為偽經。不料才捨離大乘如來藏空性知見,便隨落斷、常二見之中,時以識心為恆,又將涅槃為斷,使得禪密墮弄精魂之內,僧團求得度於人天善法之中,終將僧俗無分、本分錯亂,誠如佛語所示末法之現象,所謂:「一片爭論」也。
一向以來藏傳密宗謂己是「大乘究竟之佛教」,南傳上座則稱己是「原始之佛教」,可見其尚能慎察其自宗真實安危之處,且不知,吾等是否有此少分同彼之警覺?漢傳大乘是否樂於成為過渡性質的佛教宗派。如果漢傳弟子再不覺醒、不覺察、亦不思革新,則分崩之「頓」、「漸」、「秘密」化儀等法門;離析之「藏」、「通」、「別」、「圓」化法之法教的漢傳大乘,將如同失勢之君王、無味之餐餚般,終難逃被歷史浪濤所淘汰,步入名存實的唯一進程。
建立大乘成為歷史三乘此一架構之核心。
此論所側重者在漢傳密續的會歸大乘,將來亦會著墨於阿含經的會歸大乘上,其目的一樣:是希望立於大乘之正統,使「頓乘」、「漸乘」、「秘密乘」,回歸大乘;亦建立大乘成為歷史三乘此一「架構之核心」,如此方能任運法教於根器及時空之「不定」,導顯密諸學於空性為所歸;論及於此,祈禱佛陀之正法常興,學子之教理通達無礙,漢藏南北傳佛教法義無爭,相敬相合共弘道於未來。
此論所側重者在漢傳密續的會歸大乘,將來亦會著墨於阿含經的會歸大乘上,其目的一樣:是希望立於大乘之正統,使「頓乘」、「漸乘」、「秘密乘」,回歸大乘;亦建立大乘成為歷史三乘此一「架構之核心」,如此方能任運法教於根器及時空之「不定」,導顯密諸學於空性為所歸!
............................................................................................
註1 佛說三乘及歷史三乘:佛說三乘—法華經(方便品)的記載「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所以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三乘,乃佛方便說,實則唯一佛乘。
歷史三乘—即以時空下歷史演變而言,三乘為原始阿含佛教、般若大乘佛教、秘密大乘佛教。
註2 身見:執五陰三界愛為身,故名身見。
註3 一念及無始二無明:一念無明的由來,乃由阿賴耶識中所含藏的煩惱種子而生。故稱煩惱障,在二乘法中,一念無明包括了我見和我執,而我見就是一念無明的根本。
無始無明即所知障,乃是指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智慧一無所知,因而直接或間接影響眾生不能成就般若智慧功德與解脫生死,以及究竟圓滿成佛;另一說無始無明—一念不覺,無明根本没有開始,没有結束,要有始有終,就是真的了,不是假的,無始就是說它是假的,虛妄的,一切法從心想生,稱妄想,更增執著,則見思煩惱生,起分別,則更深層次妄念又增加。摘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
註4本尊生、圓:即密法裡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所有密宗修法,可以歸納為兩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生起次第的修法,主要是通過觀想佛菩薩、佛的壇城等等,從而清淨現象。圓滿次第的修法,主要是通過氣、脈、明點等修法證悟空性。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雙運的修法,是將本尊觀想為如幻如夢的修法。本來修行的次第,應該是先修生起次第,後修圓滿次第,但在生圓雙運的修法中,就沒有這樣的次第先後差別。從現象的角度來說,是生起次第;如幻如夢的空性,也就是圓滿次第。摘自慈誠羅珠堪布《修行論 淺談生起次第》。
註5《華嚴十玄》:又稱「十玄緣起」。全稱「十玄緣起無礙法門」,或作《華嚴一乘十玄門》、「一乘十玄門」,單稱「十玄」。表示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相,通此義,則可入《華嚴》大經之玄海,故稱玄門;又此十門相互為緣而起,故稱緣起。十門相即相入,互為作用,互不相礙。「華嚴宗」以「十玄門」與「六相圓融」之說為根本教理,歷來併稱「十玄六相」,二者會通而構成法界緣起之中心內容。此即從十方面說明四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相,表示現象與現象相互一體化(相即),互相涉入而不礙(相入),如網目般結合,以契合事物之自性,即以十門表示法界緣起之深義。摘自《佛光大辭典》。
註6法相五重:五重唯識觀為窺基所創,即:(一)遣虛存實識。(二)捨濫留純識。(三)攝末歸本識。(四)隱劣顯勝識。 (五)遣相證性識。
註7三論:此宗始於鳩摩羅什譯出龍樹《中論》、《十二門論》與提婆的《百論》,奠基於南北朝僧肇、遼東僧朗、興皇法朗、茅山大明(僧炅)、吉藏大師。因依《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為三論宗,屬大乘中觀派。
註8三藏教:指一切之小乘教。佛入滅之年,大迦葉等結集經、律、論之三藏,而為該收小乘一切之教理者,故呼小乘謂之三藏教。摘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註9加行:又稱分便或稱為前方便、方便道、前行、道前基礎,指正式修行的必要準備,正式修道之前所修的一切行,都可以叫做加行。摘自佛日《大乘根本加行論》。
註10 三賢十地:三賢—三賢位。佛教用語。佛教修行的初級階位。(1)小乘對修習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的統稱。(2)大乘佛教以“十心住”、“十行”、“十回向”三階位為三賢位。《仁王護國經疏》:“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皆稱賢者……未入聖位,故名賢。”屬“加行位”。
十地—大乘佛教中最廣為通行的菩薩修行位階為《華嚴》十地,大乘論師龍樹和世親都對《十地經》作過註解。十地是: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註11 七住:大乘別教七住菩薩:亦名位不退菩薩。依成佛五十二階位開始起修,於多生多劫中入十信位,乃至入初住位中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多,於修第六般若波羅蜜多時,藉由真善知識之教導攝受故,一念相應慧,找到了萬法根本—如來藏故,因此而使覺知心出生般若智慧,不復認蘊處界為我,三縛結斷已,能現觀蘊處界皆從真實如來藏出生,由是現觀之般若智慧,體驗真妄和合運作,復能現觀此第八阿賴耶識,與虛妄之前七識,相互配合輾轉出生或顯現世間一切萬法,如是現觀之功德受用,及真善知識之攝受教導故,令彼能於此第七住位而能不退故,亦名不退位菩薩也。
註12 五法:指五種迷法、悟法之本質。又稱五事、相名五法。據《入楞伽經》卷七等所說,名、相、分別、正智、真如稱為五法。名指於現象界所立之假名;相指有為法各自因緣而生,呈各種現象之差別貌;分別乃由上述之名、相二法起分別心,產生虛妄之念;正智為契合真如之智慧;真如(如如)即是一切存在之本體,亦即如實平等之真理。前三者為迷法,後二者為悟法。摘自《佛學大辭典》。
註13 三自性:又稱三自相。一、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自性,是唯識宗的主要理論法義。
註14 七種性自性:如來有七種之性自性,性者即不變遷之義,此不變遷之性即為如來之自性,故名性自性。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即是萬善聚集之因,是約於聖而論。故經曰:即三世如來性自性第一義心也。二性自性,由前第一義心所集萬善之因而各有自性存於內,故名性自性。三相性自性,可見而分之,謂之相。由前第一義心所集萬善之因而各有自相現於外,故名相性自性。四大種性自性,大種者即地水火風四大之種子也。無處不在,故曰大。大種性自性者謂四大種各有自性也。大種原通於凡聖。今約於聖報而言,即此大種之性自性,是法性五陰之果也,是名大種性自性。五因性自性,因即以能生為義。前所證大種之果,必有所起之因,即是第一義因心也,是名因性自性。六緣性自性,緣即緣助也,證第一義自性之果德,雖由因心,然須假眾之緣助而顯成,是名緣性自性。七成性自性,成即成就也,因緣和合而成果也,即成就如來第一義之果德,故名成性自性。見《楞伽經一》。摘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註15 七種第一義:第一義者,即無分別智所行之境界,非可施設安立,非語言思量所能及。一、心境界,一切法親能生因種悉皆在心——即阿賴耶——,心為一切法和集起之親勝因。佛之離言智證此時,在非安立諦曰第一義心境界,在安立諦即名集自性也。二、慧境界,即無分別慧根本智所行諸法離言自性真如,對前所安立即性自性也。三、智境界,即後得智了達諸法差別相皆如其量,故對前所安立即相自性也。四、見境界——見者、二見,亦曰邊見——由佛智慧照了凡夫、外道、二乘之有無、斷常、空色等見,所照雖通聖凡,然非佛智不能究竟照了。就能照智名第一義。
註17 補特伽羅:佛教術語,泛指通常所說的有情、眾生或是我,指輾轉輪迴於六道的主體。
註18 四瑜伽:專一瑜伽、離戲瑜伽、一昧瑜伽、無修瑜伽。
註19 他空見:簡說乃勝義真如法性之外的世俗自性是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