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佛法實用在你的生命與生活當中?


眾生一切痛苦,始於二元性的無明。不管大小乘,尤其是菩薩道,更應著重發現自己的二元性,從中自解脫,這是最直接的方法,其他包含研讀經典,修持不同法門等,都沒有限制,選擇適合己的方法,不要產生對法的執著就好了。

問:
請問您對南傳跟北傳的看法如何?

如何將佛法實用在你的生命與生活當中?
以及您對大乘非佛說的看法?
答:
小乘佛教的基本結構是在經由出離而達到解脫之道。
大乘佛教的修行是經由轉化而達到解脫之道。
兩者在根本上的所依,以及目的,都非常的不一樣。

阿羅漢的目標是證入涅槃,乃因斷除煩惱障的「現行」,最終將五蘊滅盡,永遠可以不入輪迴了。
所以他們觀察這個世間是絕對的痛苦,相對於出世間的解脫之道,是沒有意義的。


在菩薩道中,以轉化八識的種子,達到清淨、莊嚴為目的。其中煩惱障的種子轉化為清淨。而所知障所相應的一切種子,則轉化為莊嚴。

大乘菩薩的修行雖然部分是以這個為基礎,但是主要的目的是認識自己的本心並發願覺悟眾生,幫助他們也能夠開悟,也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因為畢竟只有菩薩才能夠了知,眾生的一切痛苦,皆始於二元性的無明。

故而在菩薩道中,以轉化八識的種子,達到清淨、莊嚴為目的。
其中煩惱障的種子轉化為清淨。
而所知障所相應的一切種子,則轉化為莊嚴。
這樣才可以達到圓滿成佛的境界。

運用佛法在生活中的目的,也要很清楚是為了解脫,不是為了什麼世間的名聞利養等好處。

因此不管是大乘跟小乘,尤其是菩薩道,更應該著重在發現自己的二元性,並從中自解脫出來,這個是最直接的方法,其他的包含研讀經典,或者是修持不同的法門,包括念佛、持咒等等的,都沒有限制,你可以依據你目前的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法,但是不要產生對法的執著就好了。

至於大乘非佛說的這個論點,從教理的部分,是絕對行不通,也說不過去,因為大乘佛教所講的是心性,祂也是一切佛法的根本,若沒有心性的實際,那麼小乘的無餘涅槃也會落入成為一種斷滅的見解,而行者也會更容易將覺知心的靈知性,以為是如同上帝、靈魂一般的常見。

這是為什麼唐玄奘大師發揚唯識宗,並強調八個識和合運作的事實,也是在這個道理。

但是從歷史上的發展上來看,佛學確實有演變的過程,在這兩邊找到平衡就是目前這個時代的修行者跟學者之間必須要一起在相互尊重的情況之下去完成的。

要有這個共識,否則佛教便會走向一種宗門、教門、法門之間的分裂與偏執。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