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佛道相通,可是卻也說過他們見地不同,所修不同啊?


反而西方人對我們的文化感興趣,大學裡都有特別的研習課目,從易經、老子到孫子兵法都不放過, 而我們百姓失其文化之本,人心就只剩空虛了。
在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經》排名第二 (圖上),僅次於《聖經》。


尉禮賢譯 德文版《易經》封面
西方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榮格說:假如我們想徹底了解這本書,當務之急是必須去除我們西方人的偏見。


(10602)

問:您說佛道相通,可是卻也說過他們見地不同,所修不同啊?
答:
這裡的道,不是道教的道喔。
道是指「形而上的本體」,而我們中華文化諸子百家,皆崇道也。
只是各自對「形而上道」的認識與理解,乃至用處,皆領悟不同。

而儒家的實用性,特別被帝王提倡了,而獨立出來,其實儒亦道也,整個中華文化可以說就是道的文化。

現在你看我們的教育對「道」的認識多空洞啊,一昧走向西方的唯物,且退回到人性的享樂主義。

反而西方人對我們的文化感興趣,大學裡都有特別的研習課目,從易經、老子到孫子兵法都不放過, 連儒家都被列為世界資產,所以現在不是你們中國人自己獨有的喔。
而我們百姓失其文化之本,人心就只剩空虛了。


佛是這「形而上道體」的究竟圓滿者,所以佛、道,在中土的相通與相合,也就自然的發生著。

印度的 唯識、中觀 放到我們的「道」文化裡,反能相互呈現出彼此「文字裡的意義」,而不覺矛盾。

鳩摩羅什的翻譯,走的就是這個路線,所以他所翻譯的經典,從古到今都被我們特別的喜愛,熟悉與運用。

玄奘菩薩的翻譯,就十分的精準了,以「印中字譯」的直翻,或許對學者而言,更能掌握印度佛教佛法的原貌,但對一般老百姓而言,就顯得艱澀難懂了。


好像你們現在學太極,我都先講好是學太極與禪法喔,不只是學個拳,也學智慧,般若。
有太極了,那喝茶吃飯睡覺,生活都是太極。

打拳也是太極,遊戲在「如雲似水」的生命實相境界裡。


西方人對中醫針灸興趣越來越高,從以色列,美國,加拿大,日本到韓國,全球瘋針灸。ABC廣播新聞網報導,追蹤美國民眾健康習慣的「國家健康訪問調查」發現,超過1,400萬美國人嘗試過針灸....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