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與答-武術(二)
如是禪武的法要總綱
南師曾云:一切佛法,要需成就,皆依見地、修證、行願。
故我立禪武,見地乃即心是佛,即心做佛。
修證乃雲水心法,陰陽和諧,心氣不二。
行願者,世世所念,唯念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問答交流單元是聞師與學生及友人之間的提問與回答,內容大致有以下四類:
佛法、武術、養生、生活四類,以下是武術類(二):
*******************
問:老師您的太極拳怎麼弘揚三家?
答:本心不動是禪。
心動氣動,心的功能運作了,是道。
氣動身隨,動得剛剛好,就是儒家,就是禮。
*******************
問:請老師為說雲水太極的心法應用?
答:先以偈回
《雲水禪心偈》(一)
覓心不可得
唯見此清淨
佛道喚其「真」
如如不思議
忘之入於靜
心動則氣動
法法便相隨
佛者謂之禪
三豐喚太極
武道如是成
我入無事中
便成一切事
以無能御有
以虛能顯實
故見真即妄
一真一切真
雲水有三昧
禪心元無二
消融天與地
一氣成光華
*******************
問:何謂武術的怒目豎項?
答:清氣透過拔背的要領而至頂時。
也是我們在做內在勁道催發時的一種結果。
*******************
問:雲水太極與佛法修行的關係?
答:心是法身,
能量則是報化展現的基礎。
你們在練習的時候,我會說心如風,氣如雲,氣動似水。
意即由心的能,而開展出的心意之舞,即是雲水。
而太極是自性生命,亦即宇宙的陰陽能量,你透過雲水太極釋放、轉化、清淨祂們。
祂是禪體、道用,也是養生與武術,乃至藝術、文化所結合的一種法門。
當然過程需配合佛法的禪觀,消融與融攝自我與萬物,與道一昧才是重點。
*******************
問:武術與做人處事有什麼關係?
答:沒有張力的平衡是個假象;沒有尊重的和諧終成幻影。
今舉明醉古堂劍掃
「處事最當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觸忤,斯能為人不能為之事功。 」
*******************
問:如何是禪武者?
答:禪武是一種生活態度。
禪是不動;
武是運動。
你能融攝動與不動,你就是禪武者。
*******************
問:禪武智慧運用在生活中的經驗,它的價值如何才能看到?
答:心是如。
如,是一切法圓滿。
故玄奘大師翻譯的解深密經云:如所有相。
由此推而能知:如所有心,如所有性,如所有用。
禪武要能會歸,會歸以求理、事之完善,反之則如古人所云: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醉古堂劍掃
*******************
問:脈、氣、明點 …… 跟開悟、覺醒有關係嗎?
*******************
問:「八卦掌」的流傳是怎麼開始的?
答:「八卦掌」可以遠溯其為宋代全真派王重陽祖師的「先天功」,以及丘處機道長的「轉天尊」所形成的雛形,後來在傳播上,經過武當,故再受過張真人所傳太極拳的拳理薰陶跟變化,後在清末民初時,經由武學大師董海川先生將其揉合《易經》中易理而形成的獨特拳術,也是到了董祖師那個時代,才定下了「八卦掌」的名字。且因董祖師的大弟子尹福亦曾是「少林派」的俗家弟子,早年習有《易筋經》及《羅漢拳》等功法,在董祖師的允許之後,他將所學加上「八卦掌」的內涵而演繹出的各類羅漢拳,也已成為「尹式八卦」中除了「八卦遊龍掌」變掌等另一項獨創的特色。
「八卦掌」門派的流傳,主要有尹、程二派,尹為宮廷,直到宮寶田祖師,方流傳民間,因為保存了過往宮廷的習慣,所以傳授的方式也比較隱密,其中的心法口訣,皆是師徒相授、唯證乃知,尹式宮傳,直到近代,方漸為人知曉、為人修煉。
待續.......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