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與答-佛法

問答交流單元是聞師與學生及友人之間的提問與回答,內容大致有以下四類:

佛法武術養生生活四類,以下為佛法類:

***************

問:我想請問老師為我開示禪修的次第?

答:第一個,你要先認出你的心,
心有真心,有妄心,
真心是如如不動的,
妄心是它的功能,
因緣不具足的時候,
妄心就會斷滅。
 

再接下來,
你可以藉由佛陀所留下來的經教,
來現前觀察它的功能。
比如說,他怎麼生出你自己,還有這個世界,
所謂五蘊以及根身器界,

其他的宗教都說這個宇宙是上帝創造的,
但是佛陀卻告訴我們,是我們自己的本心如來藏所出生的。
所以第二個階段,是你要透過這樣的觀行,
確證這是現象界的事實。

第三個階段,是我們的本心,
也就是真心裡面,具備的無量無邊的功能,
當然也包括了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
甚至許多超然的功能,比如高深的武學,
其實都是我們真心裡面,
所含藏的種子功能。

這些需要透過你老師的教導,
讓你的生命起大的體用,
讓你的生心的光明運轉,

第三個層次的修煉,
更需要三昧力的協助,
所謂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
也就是本心,
自生,自顯,自解脫。
 

***************

問:為什麼真實法,反而没有見地、修證、行願?

答:要這些來做什麼?

***************

問:如何是菩薩說法,普渡眾生?

答:畫餅充飢!

***************

問:師授圓相觀,未知觀圓有何功德利益?

答:圓表義圓、境圓、理圓、事圓。
小乘用之修安般數息,大乘悟前現前立少物。

既悟本心,
更知定、慧依圓,
妙用方便。

武依圓為上乘,
道依圓解太虛,
易以圓成乾坤,
儒以圓表仁心,
禪法法無不圓,
教以圓而終始,
修以圓通最上,
證以圓始因地,

釋尊五時說法,
一音圓演,眾生隨類得解,卻不離本圓,

頓悟、漸修,無出圓外。

故知圓相,
唯一心而已。

**************

問:禪宗云:平常心是道。如何契?如何住?

答:今舉南泉禪師示趙州公案
趙州一日問南泉:「如何是道?」
泉云:「平常心是道。」
州問:「還可趣向否?」
泉云:「擬向即乖!」
州問:「不擬爭知是道?」
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
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需廓然也洞豁,豈可強是非也!」
趙州乃於言下頓悟玄旨。

***************

問:無學是指還没有開始學嗎?

答:雖學,而心中卻没有學的痕跡。

***************

問:初學跟久學菩薩的差別?

答:久學的人,永遠把自己當成初學。

***************

問:我們是屬於那一個傳承?

答:禪、道與唯識。
但我們應該練習,不要把自己放進某個學派或者特定一種傳統,

只要獨依佛的經典,你的傳承就只有法,
而法則屬於每一個眾生,
並不屬於那一個特定的團體。
 

***************

問:道如果没有文字,那麼要怎麼來詮釋道?

答:所有的詮釋都是道。
 

***************

問:什麼是主觀?一個人如何達到絕對的客觀?

答:
你從自己的眼睛看出去,那個就已經是主觀,
不論再怎麼客觀分析,還是主觀,
完全無立場,也是立場,
所以對你的意識而言,
没有所謂的絕對,
因為意識也需要透過因緣、相對來生,
勉強地來說,絕對,
只能用空性這一個字,
而祂即代表無所得。
 

***************

問:何謂對治?何謂中道?

答:偏向一邊,所以對治。
二邊如一,不二即中。
 

***************
 

問:斷、捨、離是否就是將不需要的東西放棄掉?

答:不需要的是
自己的煩惱習氣。
需要的事物,不見得是你現在喜歡的。
 

 ***************
 

問:所知障所障為何?

答:所障智慧。

問:煩惱障所障?


答:所障解脫。
 

 ***************

問:心佛、心魔何分別?

答:見法有自性,精進、喜、厭,是魔。
見法無自性,精進、無住、無作,是心佛。
 

 ***************

問:堅持正義,是不是破邪顯正!?

答:你怎知道,
所堅持的正義或知見,不也是魔的工具?
唯有無所得的智慧,方是自渡、渡他的真歸依處。
 

 ***************

問:團體中如何可以人和不起紛擾?

答:見高識廣,
地容草木。
 

 ***************

問:一切煩惱從何而來?

答:
從妄想而來。

於空、無所有,起諸妄想。

 ***************
 

問:懺悔的真義是?

答:懺悔是懺悔自己心落在二元,起了我、法的妄執,

不是要求佛原諒你。
 

 ***************
問:如所有性?

答:性就是功能作用。
吃飯、喝茶、睡覺、看、聽、走路、打坐等等。
都是如如體中性用的顯現。


 ***************

問:見真如的目的是什麼?

答:是告訴你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讓你的心不再外求佛法了。
 

 ***************

問:如何求禪心證悟呢?

答:「應無所住」。
無住於身、受、心、法,

而生其禪心。
 

 ***************

問:緣起性空,與空性緣起差別?
答:前者講現象裡的實相;後者講實相中的現象。
二者不二。


 ***************

問:什麼是阿賴耶識?

答: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運作。


 ***************

問:什麼是大圓滿?
答:心是空性,若觀之,本來圓滿。

問:不是密宗嗎?
答:六祖云:「密在汝邊」。
 

 ***************

問:禪宗的教學會不會有曲高和寡的問題?

答:經云:「佛以一音演說之,
眾生隨類各得解。」
所以說不會,因為每個人都聽到他該聽的。
 

 ***************
 

問:法偈有安禪與守道耶?

答:以詩述之:
頓然悟其心

太虛無片雲
一時無始來
萬里覓無蹤
一念會空圓
真妄那分頭
玄墨黑與白
太極自分明
陰陽生反覆
普化一聲雷
內摧外發時
禮敬呂祖銘
禪悟能馭圓
武禪圓悟空
隨著人根器
上中下全收~
 

 ***************

問:可否為說量子力學與佛法的共通性?

答:量子力學的重點,不再是一般的物理學,
而是心物不二的境界。
當我們知道心識力量的強大之後,
外在所對應的世界,也隨之改變!
今以簡偈先述,內容待佛法課程再說。
心是大海,
萬物如波,

識如珠網,
萬物連動,

能如音律,
聲弦無間,

月離有無,
象顯見上,

萬象更新,
唯心不變,
 

凡愚所知,
以識為心,

心、識不分,
識、物妄別,
 

故失己心,
如有眼盲~

 ***************

問:乾卦的修行?

答:元亨利貞,元即根本,即心是體,萬善之初,
也是仁道。


亨:是眾緣交會,如同嘉賓雲集,故心態需廣濶無垠,
是為禮道。

 

利:人皆互惠,則無往不利,
要行義道。

 

貞:即不虛,根基真實,
乃智道也。
 

***************

問:如何修心持氣,道法自然義?


答:修心,心有無量種子,有智慧,也有障礙,
有些要滋長,有些則要斷捨。


持氣要任運;任自己的所願來運用,
可以產生各種自利利他的功能,
包含武術醫療藝術等等。


自性自然,不強求,離造作,順眾生,
而不隨煩惱。
 

***************



待續.......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