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佛法有沒有一個固定的次第?



問:修學佛法有沒有一個固定的次第?
答:
修學佛法當然有一定的次第,但是要有對應的根基。
比如說人乘法的五戒,天乘法的十善以及四禪八定的修持,這些都是三界內的境界,也都有他們的方法以及安立的目標。

如二乘解脫道,基本上也就是出家的法門,是教我們出三界的家,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過去在印度修學解脫道的人,大多是個隨佛出家的,所以出家的目的,是為了得到解脫,解脫三界內所有的痛苦,包含生老病死。

因此解脫道內的修持方法,也都是在教我們如何能夠證得涅槃,不再輪迴。
所以在解脫道中的戒定慧的修持目標,都是為了出三界斷輪迴證得涅槃,因此不是世間人天善法可以比較,或者替代的。

而且它的目標不是人間善法的目標。人天善法的目標是為了常生人天之中,在輪迴裡頭福多罪少,能夠受用生為人、天的可愛福報,並且能夠幫助其他的人類追求幸福快樂,因此不論是動機、目的或者是修持的方法都迴異解脫道行人的需求。

所以學佛要能分清你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不然去出家,所學的、所做的,卻是人間善法的部份而已,那麼原本出家的目的就達不到了,或者是追求人天善法的成果,卻跑去修解脫道,那你也會很痛苦,因為解脫道是要你完全看破放下的,是出世間的 。

當然人天善法也是解脫道的基礎,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因此人間善法不應當毀謗解脫道,認為他們無情,只想要自己出離。
而修學解脫道的人也絕不能否定人間善法,因為那也是自己必要的基礎跟條件。


明 仇英 松溪論畫圖

問:所以你的意思是說人間善法有它的次第,聲聞解脫道也有它固定的次地 ,是這個意思嗎?(接上文)

答云:是的。

問:那您可否跟我們說一下解脫道的次第是什麼呢?

答云:
依阿含經來講佛陀悟道之後,祂先在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其說法的內容,也就是初轉法輪苦、集、滅、道四諦法。

首先祂告訴我們世間的萬法都是緣起性空,條件所生的,並沒有一個主宰,也沒有一樣東西被出生了之後可以永遠不壞的。像是我們自己的生命,不管是身還是心,凡是被出生的都會壞滅,這個就是苦聖諦。

集諦所講的是十二因緣,也就是說明每一個有情眾生會流轉生死的原因,與每一個環節。

而滅諦所講的就是這一個本來寂滅而且一向存在的涅槃,祂是先天地而有。所以阿羅漢可以將自己五蘊身心滅掉而解脫輪迴,卻不會落入空無的斷滅中,因為這一個涅槃是有“本際”的,是“實”存的,不然佛陀怎麼會稱它為《諦》呢。諦的意思就是絕對不會變更的真實義理。

而道諦則是一般我們所討論的修持次第。道也就是道路的意思,方法的意思,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三十七道品都是道諦的內容,目的都是要讓我們能夠實證這一個“滅”諦。

因此四聖諦中苦是果,集是因(世間法);滅是果,道是因(出世間法)。這樣的相對的法義關係,正是我們學習佛法中的聲聞菩提要有的正確認識。
也是幫助我們辨別世間法:苦、集,與出世間法:滅、道的差別。

問:如果是這樣,那麼聽起來難道人天善法裡頭沒有出離心嗎?沒有你說的看破放下的部分嗎?(接上文)

答云:
人天善法裡頭當然也有出離心,當然也有看破放下。
其實出離心是通任何的善法的,一個沒有出離心的人跟所有的人一樣的貪愛世間種種,那麼他要行布施的話就難免不純淨。

沒有出離心的話,這個要修持禪定的人,一定也沒有辦法離開五欲:財色名食睡的韻味,一定也沒有辦法專心在定境上好好的用功,所以說人天善法也是要有出離心的培養才是。

但是人天善法的出離心畢竟是跟解脫道的不同。

人天善法是希望透過禪定的修持使心念穩定,乃至獲得輕安以及禪悅,或者希望透過修福和禪定來升到天界去受樂,或者避開人間的一些劫難。

但是聲聞法的出離心,他們不只是要出離世間的痛苦,他們也要出離所謂的快樂,因為世間所謂的快樂也是無常變異的,這種快樂其實也是一種痛苦,這個一般人是很難體會的,因為一般人都不斷的在追求世間的快樂,卻沒有發現到快樂的本身其實也只是一種覺受、一種貪著,因為貪著快樂,所以自己的心也是不解脫的。

所以聲聞人的出離心是要出離這個三界,因為這個三界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凡是“自我”仍然存在,就算可以享受人間的種種快樂,那麼都不是真正的寂靜安樂之法,所以滅除掉了自我,也就是五蘊,才能夠進入這一個寂靜安樂的涅槃。

這樣子了解了這種聲聞人的出離心,才知道這並不是人天善法的學習者所願意達到的境地,事實上真的願意修持聲聞法而滅掉自我的人,在世界上應該不是多數的吧。

但是反觀目前的佛教界這些教授出家聲聞法的法師們,事實上所教的佛法都是人天的善法,但是他們也都說自己所教的是真正的解脫道,可見真正解脫道中所教導的五蘊唯苦以及滅掉五蘊而入涅槃的法門,已經早就模糊不清,或者是已經混淆甚至消失了。


問:您的意思是說解脫道雖然可能不是大部分的人的選擇,但是它也是佛門的真理是嗎?(接上文)

答云:

其實解脫道中所教導的四聖諦法門,它又豈止是佛門中的真理,剛剛已經說明了,它是世間以及出世間的真理。

是因為無始劫以來在阿賴耶識的無明薰習及染污之下,眾生已經貪著諸般五欲現象到了無法脫離的境界,所以必須在解脫道中或者說透過解脫道中的完整修持,先培養觀察三界如幻以及出離三界的智慧與能力,爾後在開始學習大乘佛法的時候才有一個良好的基礎。

所以說解脫道並不是一個可修可不修的部份,所有修學佛法的人都應該要修學解脫道。

大乘的菩薩也不例外,因為所有的般若智慧都要以解脫作為基礎。

當然大乘菩薩是不會如聲聞人一般,為了解脫而證入涅槃的。
因為大乘菩薩的“解脫境界”與“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境界,又已經是所有的定性二乘聲聞人所完全不能了知的另外一個境界了。

而這個要等到你開始修習大乘佛法的真實了義之法的時候,才會開始聽聞到,這也就是“如來藏一切種智”的法門。
是佛陀專門為大乘菩提道中的菩薩們所開示的成佛之道。


敦煌石窟:維摩詰居士         小乘法的出家是出 "三界" 的家,大乘法的出家是出“無明”的家。

問:另外一個問題,您剛剛講說解脫道是出家之法,那麼大乘法是不是出家之法?佛陀不是出家人嗎?(接上文)

答云:

佛法即是出家之法,不論你是在家人或是出家人,你所學到的法一定都是出家的法。
但是,所說的出家是指出“三界”的家,而不是只有單指“世俗”的家。

小乘法的出家是出三界的家,大乘法的出家是出“無明”的家。

佛陀也是出家人,但是你看祂有在哪裡出家嗎? 誰又有資格幫他剃度了?
祂的弟子們分成聲聞弟子跟菩薩弟子。
聲聞弟子們因為智慧還不成熟,都跟著佛陀的身邊隨時可以聽聞佛法,這些聲聞弟子們因為辭別了自己的家人而跟隨佛陀,所以我們就說他們都是出家人。
因為他們大部分都剃髮穿上袈裟,離開了世俗的生活方式,而且他們的修學目標是為了證入涅槃,此佛陀為他們所受的戒法也叫做正解脫戒,所以他們的形象自然也都是離塵而脫俗的,也非常得讓人敬重。

而菩薩弟子大部份都是現在家人的形象,但是他們的證量大都已經出了三界的無明,並且已經開始修學一切種智了,這些菩薩弟子們都以成佛為目標,而最後他們也都會圓滿無上的佛道,那你覺得他們是不是出家人呢?
而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祂並沒有剃除鬚髮啊,但是祂已經圓滿了無上菩提,這樣算不算是出家呢?

所以我們對於出家這一個名字,常常是受了部派小乘佛教的影響,認為出家一定要有一個出家的形象,而不能了解出家的實義,因此我們只知道小乘佛教的出家人外形,卻不能理解大乘佛教出家的實義。

所以說古代的禪宗如果有那一個禪師到哪裡去參訪,出來的時候弟子們問他,這個寺廟裡頭是住在家人還是出家人啊?如果這個寺院裡頭的僧人們都不了解佛法,而又沒有開悟的話,那麼禪師就會說這裡都是在家人那。

所以這樣子明白了,我們就知道有“實義”的出家人,也有“表象”的出家人,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看到表象的出家人就不用恭敬了,只要他所修學的佛法是正確的,就算他還沒悟道,但是恭敬供養僧寶,都算是在護持正法。

因此我們最怕的就是他雖然有了出家的形象,可是他完全不懂出家的實義,甚至毀謗大乘佛法,說大乘佛法事實上不是佛所講的,或者是將人天善法說成就是解脫之法,甚至說成就是如來藏一切種智,或者將佛法講成緣起性空的斷滅論,或者認同意識不滅的常見論。這樣子將佛門的正法扭曲與淺層的無以復加,那麼這樣子的出家人是否也算是出家呢?

這許多的末法期現象,如果我們仔細的觀察,就能夠懂得真實“出家”的可貴了。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