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與答-佛法(二)
如是禪武的法要總綱
南師曾云:一切佛法,要需成就,皆依見地、修證、行願。
故我立禪武,見地乃即心是佛,即心做佛。
修證乃雲水心法,陰陽和諧,心氣不二。
行願者,世世所念,唯念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問答交流單元是聞師與學生及友人之間的提問與回答,內容大致有以下四類:
佛法、武術、養生、生活四類,以下是佛法類(二):
****************
問:禪宗為何是頓超?
答:傳統上認為
人我見、法我見的破除,
則於空性上可以安住,
貪嗔痴則無處可施力,
煩惱便不生。
這是傳統上為什麼認為智慧比禪定更為重要的緣故。
而面對煩惱,使用對治、轉化、修斷等,都顯示出仍處於心識層面上,才能安立與修行的方式。
****************
問:佛法如何看太極?
答:太極是二元的完整與圓滿,
對支持著錯,惡支持善,光明支持黑暗等等。
因此你要打破名相而直接接觸太極中的能量。
它的平衡點,交於自然是天道(因果)。
取決於人性則是禮教(道德)。
這些相對層面的境界,在人、法二無我(般若波羅蜜)的破除下,被心性融攝,寂滅清淨。
****************
問:請問老師, 佛藏經所示無覺無觀,跟大圓滿不二覺觀是一樣的嗎?
答:二者在層次上是不同的,
前者是正法的根據,
後者修習的進程。
前者為般若的總相智慧,
後者屬於般若的別相智慧。
所以稱為後得無分別智。
現在這個時代,
最大的問題,
就是所有的佛法名相都雖然存在,
但是都被教導的錯亂了。
沒有般若的方便法,就將會是如同外道。
而若只有直指心性,卻沒有經教的完整性,就非常可能最終走向小乘無餘涅槃的偏空路子。
就算心性本身並不只是空,而也有不空的佛性等。
但是如果經教不齊備,修行就很可能進入偏頗而不自知。
這是為什麼禪宗在宋代的時候要把悟程列為明心、見性、和牢觀三關了。
而悟後漸修的止觀雙運,則有多種的表現跟可能性,在經教上都可以求證。
大圓滿裡面提到的不二禪觀,可以說是頓法中的一種特勝的法門。
因為祂一直以來,能夠將證悟的內容,跟所需要的修持過程、果位等的關係,非常簡潔精要的說明清楚。
在這個部分,可以說比禪宗的機鋒所指,更容易使人掌握修持的要訣。
但是也便缺乏了上根利器在疾指中的迅捷圓澈、直達究竟,且不落分毫的痕跡了。
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貫通般若於藏通別圓四教,並融通頓漸秘密為般若的實踐方便,以達其究竟。
****************
請問:老師戒跟律的差別在哪裡?
答:能不能為是戒,
該不該為是律。
戒是講出來的規矩,
律是心裡的明白。
****************
問:既然本俱佛性,即心是佛,為何需要十地漸修?
答:一切功德未顯露故
****************
問:解脫與四禪八定的關係?
答:四禪八定的重點在於現行與轉滅它的禪支。
如理修持此共外禪定,你可以從心解脫往至俱解脫的境界。
對菩薩而已,則屬於戒定直往。
四禪重點在於離於覺、觀、喜、樂,前四個禪支。
全然於「心一境性」的明空禪支安住。
定慧是否能等持,所依者乃空正見。
****************
問:當時佛陀托缽有沒有吃素?
答:如果有人看到,你便可問他。
既托缽,便示此要在於與僧眾結緣、應供;「斷葷素二邊見取」,施者亦可成就自己福田。
楞嚴經中佛云:缽中飲食皆「如來所化」,又於他經中教示「不食眾生肉」,以及食肉壞慈悲心,墮輪迴中等警示。
由此可以粗分吃素、不食眾生肉、不殺生,與南師所云持齋四項。
吃素屬葷腥中不食葷,葷為韭菜蔥蒜等,所以單憑吃素一詞,並不能涵蓋不食眾生肉項目,以肉乃屬腥故。
不食眾生肉即是不吃三界六道一切眾生身肉,此「眾生肉」有廣、狹、密、秘密四義。
廣者一切有情無情眾生皆如來藏生,無一非眾生故,是故有言食草木亦食眾生肉;但草木是無情眾生,而非有情眾生,所以食之無違慈悲。
狹者,單指一切有情眾生身肉,皆不應食,以壞慈悲故。
密者,僧眾托缽,缽中飲食皆如來所化,非實有肉,故未食眾生肉,若受供者謂實有肉,才食便壞慈悲心。
秘密者,三界如幻,本心不觸六塵境界,缽中飲食當以無別心受之,故未有少分相應有情、無情眾生之肉;而未得此證量者,若得美食,當觀食腐,不生分別,若得壞食,當觀如珍寶,不生厭離。
而不殺生者,不自殺生,不喚他為己殺生,不聞不見殺生業,此三設為淨肉,以一切肉有殺業與非殺業,若畜牧類多乃殺業得肉,若自然生態中自然死亡者是非殺生肉。
比丘應供無選擇故,不涉殺業,若有選擇,便涉殺業。
以上當知「修慈悲心不食眾生肉」、「持戒律不殺生戒」,與不食五葷的吃 素,三者粗分差別,而後再淺論持齋。
齋即清淨,心淨、見淨、修淨、行淨、果淨,其中心齋為首,通用三教。
如佛教之禪律、道家之清靜、儒家之禮仁,皆是各自持齋的境界,其中不外乎於「但見己過、不論人非」的道德基礎,更含括在中華文化易經的潔、淨、精、微的果德中。
要知道當時提婆達多,分裂僧團時,對佛陀的指責之一,便是佛陀未要求他的僧團吃素(不食眾生肉的表象上)。
我個人相信,戒律既然是有它的「開、遮」,而凡事並無絕對,更要加上時空的維度的考量。
能先有齋的修養做為目標,再有葷素的選擇能做為增善的衡量,相信每個人都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當下的方式來學習。
註:
問:「如何得不落階級?」
師云:「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
與麼時無人我等相?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
更時時念念不見一切相,莫認前後三際,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
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
問:煩惱會影響自身的福報嗎?
答:我們講福報,後面還有德的問題,
沒有德的福就像阿修羅,要爭鬥才能得,很幸苦,時時要求,又要保持警戒,
天人的福德則不一樣,平淡無為,只管自己的精進,有了就布施、分享,沒有則剛好出離塵擾,用功道業,
最高的福是清福,沒有德,你也享不了,不甘寂寞。
今舉明代醉古堂劍掃詩文: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 」
****************
問:禪宗佛法的“即生成就”,與密法的“即身成就” ,以及密法直接修五八果上圓,不走空的路,走有的路的實證與說法?
答: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
一個人參禪了知空性了。
等於八個識如何真、妄不二,和合運作方式都知道了,但那只是理。
開始修行,先轉六識現行,次易七識習氣。
而第八識除了顯現了清淨的真如,也含藏了無邊的各類種子,功能、煩惱、染淨等。
你知道了這個真實,就不要總是停在宗教的形式與概念上。
一切法都是「轉易不二」的境界;染淨、好壞、煩惱、菩提,都在生活中,真正的戒定慧不是守在那裡打坐念佛持咒而已,生命的點滴都是壇城,無相而有相,這樣入手就是從八識的種子來修行,不是在六七識上,也不離六七識,是空性與能量、心與物的一元境界,也才是真實的融攝。
****************
問:經過中觀縝密的思維之後,反而覺得因為太多理論,有反而不容易契入中觀的感覺。
回云:那是因為把中觀變成了理論跟思想了。
中觀的根本目的就是破除心性中生滅與不生滅其間的一、異性。
那是無始最根本堅固的無明。
當此一、異性被破除的時候,則為自解脫道。
因此不二禪觀的本質,是為中道,也是中觀所至。
****************
問:如何是說法者及聽法者之基本層度與態度?
答:
說法者要知法非法差異,要有戒定慧解脫以及解脱的知見。
其中弘教者是義學法師,弘宗者是明心禪師。
弘法者要知唯佛法可出世,唯佛法可得解脫,以能宏揚佛法為人生最高價值。
聽法者也要有智慧,對生命有覺醒,發大願長遠心不退轉,當然這些都是菩提心的內涵。
總之都是為令眾生離苦得解脫,以及為了對佛道的深究,而弘揚學習佛法。
絕不能為了自己的私利,名聞利養為出發點。
經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也跟儒家的觀念一樣,不自欺,真誠才是。
****************
答:今舉南師言
微微一動,就會有因果。
比方在清淨無波的水面上,有没有因果?不動是因,清淨是果。也是有因果。但不易看出因果,它因也不動,果也不動,所以好像覺得没有因果,其實還是有,它的因果報應還真快呢!當清靜無波的海面上,微風一動,微波就起來了,有感有應,感應是非常地快!
所以,法性的智海當中,「因果不可得故」,是平靜的一面,但在不可得中,因果同時存在。
恭錄自南懷謹老師《宗鏡錄略講卷一》
不可得中尚有因果,況我等凡夫眾生,在有得中。
****************
問:莫思量一句怎麼參?
答:若思量則瞬墮於句下。
道,不在思量處,故思量亦無礙。
雜阿含經古譯:禪思。
汝要知禪、思不是二邊事。
嘗試參正思量時不思量的。
若迴光,許你不是無記。
若便此停留,仍是個不得用的痴聖。
問:請問圓覺經的圓修法門該如何實踐?
答:既是圓滿,何能有修?修則落階次,階次則事不圓。但是若無修,何以一悟成佛?三祇豈是空言?
經中明示三法
是成佛之道
於無修體上修,不落相待、對治法相。
一者如鏡舍摩他;能顯所顯皆於心性上面,大空大明,勤作而至無作。
二者如幻三摩提;所顯皆心性上遊戲,所謂夢中佛事、水月道場,此幻觀要經年養成,如夢、如戲,心無掛懷。
三者寂滅唯禪那;寂滅其苦樂、空有、輪涅、染淨等二元邊見,以無明盡故,心則解脫於本來圓滿之中。
三法乃圓頓圓修圓密根本,理若不透,修行必處處窒礙。
****************
問:龍樹菩薩在何經典得佛授記?
若未授記菩薩再來者,
可自說否?
答:登地菩薩,於人間遊行弘法,已先得佛之授記。
否則,
雖十方多有菩薩,
願至娑婆歷練,
且自渡渡他者,
當自不說。
乃至六祖,
雖古佛再臨,
亦不自說。
古有華嚴初祖杜順大師、
天台智者大師、
唯識玄奘大師、
廬山慧遠大師等。
近代如廣老、
南師等。
雖必皆菩薩再來者,
亦皆不自說;
以尊佛故。
若自行冒名者,
乃欺佛及眾生也。
其罪甚重,
望不可為「名聞」,
或好心為「取信」
於弟子,
便為之。
此因果罪報,
不可思議。
PS:
佛對馬鳴菩薩,
與龍樹菩薩的授記。
一在《摩耶經》;
一在《楞伽經》。
****************
問:老師請問要如何才能通透自性?
答:
通透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一輩子也沒辦法通透自己所做的學問
但是需要經過3個步驟
就是聞思修三個步驟。
一先聽聞完整的佛法
特別是有系統性的東西
這樣子比較不會偏頗
接下來是思維
思維必須必須審密
教法之間並不會有什麼矛盾的地方,比如說中觀跟唯識,顯教跟密教,禪宗與念佛。
你的整理可以突破這些矛盾點,找到他們共同的目標,這就是思維的目的。
最後是修行
修行不離開止觀,定跟慧。
但是一切都仰賴與戒律。
戒律沒有了
所有都是空談
就像在虛空當中想要建立華廈一樣的渺茫。
戒律就是自律跟自我要求,延伸出來的就是關係性。
跟三寶三根本的關係,跟法兄弟之間的關係,家人朋友的關係等等。
這些都跟四攝法、六和淨、八正道息息相關。
福業具備,才有通透自性的資糧,不然自性、佛性這些都只是淪於宗教的名詞,滿足自我的虛榮而已。
註:
六和淨:
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
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
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
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
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
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
四攝:
佈施(協助)
愛語(鼓勵)
利行(支持)
同事(齊心)
****************
問:到底君王內儒外法之統御術中,是何因緣與佛法牴觸?
答:
一切世間見地無非二元妄想,真實佛法不假任何世道,而皆能弘揚,以其法自有體系之故。
但佛法原無一定形象,除原始僧團之戒相外,其心性之理可合一切國家制度以及東西各家學說,融合無礙,並且將彼昇華。
因此相融儒道後的佛法,更又切入做人處事、生活習慣、民間習俗等等,成為文明教化的根本;世界各國凡接觸者莫不以為榮為勝,如日本繼漢唐古風,韓國延宋明雅德,越南持大唐傳統,臺灣理應保有中華文明演變的歷代精神,除去政治情緒一時的憤慨與短見操作的自我否定,吾等乃最應負有責任與使命的一時代人。
****************
問:長壽而不遇佛法會如何?會出緣覺聖人嗎?
回云:此為宿緣,光靠長壽或者運氣都不夠。
問:大乘佛教是何因緣傳至中國 ?
回云:一.為印度國力興盛時對外國的弘教。
二.為國內文明至一定高度時,對境外高等文明自然形成的交流與契合。
三.為菩薩生於世間各地,為佛教的傳播早已為備戰狀態,故達摩祖師言:中土有大乘氣象,佛法必定西來。千年前蓮師亦言:當鐵鳥升空,鐵馬走路時,密法必將傳播世界;彼等祖師既有所預言,則法界時空中自有其安排。
問:印度佛教演化為漢傳佛教後,又為何不為漢人所重 ?
答:應於不同時代,有改革之必需,以符當時民風。
如農禪乃易乞缽之儀。素食嚴行大乘之律。念佛共修淨土之果。禪之機鋒勝空有辯說。秘密傳承遠代之精華。
今時國人不重視中華文化之本質,宗教儀式流於形式上的興盛,內涵未及其古義,在家出家有志之士,ㄧ遇此等像法,便形同交差,亦無力改變,久久敷衍成無奈,自然難以重視。
只有跳脫近代過度著重儀法之習,恢復傳統的實際傳法內容,如南朝三大士的傅大士居士文化禪、寶誌和尚的法教國教禪、達摩祖師的大印頓教禪;乃至更以新貌,如一行禪師、南開諾布上師等,以合於當代民情,從本質上去改變,才有辦法復興傳統佛教。
****************
問題一:如果佛教沒了比丘,會如何?
答:佛法可以四眾菩薩護持弘揚,非必由聲聞僧團方可護持;但佛教需有僧聞僧團之住持,否則同於法滅。
問題二:如果佛教沒了僧團又會怎樣?
答:僧團是僧之和合,象徵佛陀的住世,也代表法脈的不斷,出家僧團若無,則俗人信眾斷難重法,以白衣菩薩多為家事以及世俗法故,其縱有功德法力,亦不能表彰正法住世,此非菩薩過,乃因俗人著其僧相,卻無能以辨別其功德及真實迷悟故。
問題三:如果白衣傳法,僧寶的界定會如何?
答:觀音、普賢皆為僧寶,菩薩一人則可稱僧團,非必如聲聞僧需三人方可稱僧團。
白衣禪者,如傅大士,娶妻生子,營運俗業,弘法利生,更深耕文化;「以無文化則不足以深悟佛理」,故琴棋書畫、中觀唯識、顯密漸修、各宗各派、文武兼備;此乃不同於達摩禪之頓教,與寶誌禪的國教、法教之雙融。
此三者皆中華禪風,其作略不同,形式猶異,若能掌握,不為一可救末法佛教之良藥~
問題四:未來會不會有人因大數據,因機器人說法而開悟?
答:以後的開悟,如皆樂墮於「有所得」中,則非必需要機器人,只要由人[明說]皆可,而真實的「無所得佛法」,佛說法歷四十九年,尚未曾說過一字,況機器人能說乎?!若機器可說,則百花秋月亦早說,諸不會佛法的人事物亦早說矣。
****************
(107/2)
問:法義上學生們該知的是什麼?
答:天臺判教依藏通別圓,頓漸不定來說明
問:那該學的是什麼?
答:初學應在正見
與規律的生活上用心。
久學的在
戒、定、慧上用心。
增上的更要注意
慈悲待人與行願渡生。
問:如今佛法易落的陷阱是?
答:是[層次不分]。
不知道自己的位置,
以及所修所見上的差異。
因此容易產生互輕且互謗的情形。
****************
問:如果家中有長輩久病且即將離世,家中晚輩該如何對長輩開示?如何運用佛教的方式,令長輩安詳自在?
答:如已經信佛,心裏要微微的想到佛或菩薩,並帶著微微喜悅,將要面臨迎接。
其實人在往生的時候,因為粗糙的意識程面將會自然的瓦解,比較細膩的心識會生起,也更有智慧,他會比我們想像的更有能力跟佛菩薩接觸得到。
肉身的耳識是最後才會消失的,所以溝通可以不斷地進行,從宣布死亡,直到心識捨報前,近八個小時內。
當中陰身出生在八個小時之後,依然可以聆聽到我們的心念,所以如果我們可以為他念佛持咒誦經,這些祝福與開示也不會因此而有間斷。
面對死亡,以喜悅以及單純的心境,而回歸到生命的本源,是修行者一生最後的功課。
因此在平常的時候,家人能不避諱的經常談及這些境界,對面臨返生的當下,是能有所幫助的。
另外讓他的身體保持舒適,不要有管路插著,或者是用民間習俗,有些會碰撞到他的身體的,比如說要穿很多件衣服等等的這些想法。如果環境是他熟悉的,譬如說家中,那是更好的。
總之,親人的心能夠安靜下來,與亡者的心相合,便能感應及感受到許多當下該說以及該做的事項。
安靜的心靈,就能夠為自己的祈禱出生力量,幫助親人往生到諸佛的淨土。
****************
問:請問無為跟無記的差別?
答:真如是「無為」,佛性是「無漏」。
五及六識有善、惡、「無記」等三性。
七識末那是「有覆」。
八識心性是「無覆」。
無明故起現行。
聲聞斷一念無明煩惱障現行。
菩薩要淨無始以及煩惱障種子習氣及隨眠。
如來二障斷盡,大圓無垢同時發,故能度生無盡。
小乘出離道,斷惡行,修善行,取證涅槃寂靜。
菩薩是轉化道,自淨其意,不取涅槃,發菩提心,轉識成智。
如來是一佛乘,心性自解脫道,與前二有通攝之關係,皆是諸佛教化。
可見菩薩道佛弟子眾是以無間的精進在進取佛道,是心續智慧的相續與傳承,並不是放空自己就是無為,那個反而就成為懈怠與無記了。
****************
問:如果有團體說自己講的才是正法,別人都不是,也沒有開悟。您覺得應該怎麼看這種情況?
答:我們應該以另一種角度來看待。
事實上佛弟子們,或是不同的乘別以及宗派,對於正法,總是會有不同的見解或者觀點,「基本上都是佛法,我們只能說足不足夠圓滿而已。」
如果大家都說別人沒有開悟,這樣對整體佛教而言就變成一種情緒負擔,因為這樣會變成諍論。
事實上如果誰說法更符合經典,那大家讚嘆學習就好,好的事情不需要建立在互相批評的基礎上,這對佛教長遠來講並不那麼好。
雖然現在已經進入末法時期的「諍論時期」,那我們更應該奉獻一些和諧的精神,不需要加重對立,畢竟佛法強調的應是與萬物無二的和諧狀態。
金剛經中須菩提云:「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由此可見愛好諍論的心態跟慾望之間相互的關係,是與佛法的本質反向而行。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如欲引用或轉用,懇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