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中觀縝密的思維,反而不容易契入中觀?
龍樹菩薩像,龍樹菩薩著《中論》以此為理論核心,為中觀派的核心思想與修持方法。
問:
經過中觀縝密的思維之後,反而覺得因為太多理論,有反而不容易契入中觀的感覺。
回云:
那是因為把中觀變成了理論跟思想了。
中觀的根本目的就是破除心性中生滅與不生滅其間的一、異性。
那是無始最根本堅固的無明。
當此一、異性被破除的時候,則為自解脫道。
因此不二禪觀的本質,是為中道,也是中觀所至。
( 來源出處:如是禪武 聞如是 問與答)
*******************
龍樹菩薩(左)與龍女(右)像。
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認為,龍樹在《中論》中,將《雜阿含經》的緣起、中道,《般若經》的假名、空性,融合貫通為一。在《大智度論》中,也多說此理。
緣起,在《雜阿含經》的定義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細說則分為十二緣起支。緣起甚深,難見。因有為法皆為因緣生,無常、無我、無相,因此為無自性空,無自性即是畢竟空,所以一切法的本體皆是空,為涅槃實相。
《大智度論》卷74:「此中說,離是二邊說中道,所謂諸法因緣和合生,是和合法,無有一定法故空。何以故?因緣生法無自性,無自性故即是畢竟空。是畢竟空,從本已來空,非佛所作,亦非餘人所作,諸佛為可度眾生故,說是畢竟空相。是空相,是一切諸法實體,不因內外有。是空相,有種種名字,所謂無相、無作、寂滅、離、涅槃等。」
(摘自維基百科)
********************
八不中道
龍樹菩薩《中論》曰:「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八不中道又曰:八不正觀、八不中觀。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觀中觀,就能證之智而言。又對於偏,謂之中。對於邪,謂之正。三論宗以之為至極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之八句四對也。反之則為生滅斷常,一異去來,謂之八迷。又曰:八計,不門雖無量,今姑寄於八不而該攝一切焉。此八不為眾生之得源,亦為群生之失本。
(摘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